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34736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从结构入手解读《夏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结构入手解读《夏感》的策略(转载) 程东文《夏感》是人教版初中教材修订后调入的新课文。全文结构完整,开头有总起点题,结尾有总结深化;主体部分则围绕一个“感”字,呈现出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第二段写的是总体的夏日景物,是借助多种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属于第一层次。第三自然段用“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一句领起,重点写夏日的农田风景,偏重于“心灵深处”的感受,是第二层次。四五自然段,由“自然之夏”转到了“农人之夏”,以“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一句来转到农民的夏日生活,写出了作者“钟情”夏日的理性感悟,是第三层次。第一层次:综合感官的自然感触。本文第一段总起后,第二段的内容
2、是有关夏天的景物描写。写景的文章,要有一个总体的顺序,而这个顺序必须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一部分,正是从比较外显的整体描写开始的,而这与人们初步接触事物的观察习惯相一致。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视觉之感)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听觉之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视觉与触觉之感)飘过田野
3、,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嗅觉之感)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一段话中,作者透过多个角度进行了丰富的感官描写。有“视觉”(细草、林带),有“听觉”(蝉儿长鸣),有“触觉”(热风浮动),有“嗅觉”(麦子的香味)。这些都是对“感”字的直接照应,是作者对夏日世界的初步感触。这部分描写的内容比较多,但作者并非随手掇拾地堆放,而是有着独具匠心的安排。我们注意一下表示地点的词句(引文加点处),如“山坡”“林带”“金黄的大地”“远处的山”“田野上”“天地间”等,串联起来就可以发现,是“从近到远”“从
4、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的写作顺序。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看是一个无理的问题。一般说来,写景顺序不是“从近到远”就是“从远到近”,随作者喜好而已。但在本文中并非如此简单。这一段中,是以远处的“草、林、蝉”为背景作铺垫,突出了后来写的“原野上”“天地间”和那无边的“麦浪”。——而“麦浪”“麦地”才是描写抒情的主要对象。这样,就很自然进入下一个层次。第二层次:聚焦“金黄”的重点感受。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后,读者比较容易读出第二阶段开头的“感受”的角度。——“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接着又跳出夏天,写到了“春”和“冬”,这些内容都属于比较理性的分析与比较。
5、文章已经从初步的感触深入到用“心灵”去感受的层次了。注意开头的领起句:“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这句话对于不少中学生,尤其是对南方孩子而言,可能会带来困惑。这时候,就有必要再了解一下梁衡的情况。他是山西霍州人,在山西、内蒙古等华北地区活动较多。在中国华北的田野上,夏季的主色调确实是“金黄”的,——那是麦子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如果是中国南方的孩子,他们眼中的夏天主色调似乎永远是浓烈的绿色。)不过,这个关于“金黄”的疑惑似乎并未就此解决。因为文中还这样写道: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
6、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这是第三段的后半部分,紧承上面“金黄”的色彩而来。这里又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作者刚刚说了夏天的颜色,怎么接着写的这些植物,如长着“绿叶”的棉苗,“高粱、玉米”和“瓜秧”等,可都不是“金黄”的呀!这种文本中的“矛盾”,就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难得的启发点,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本文中,这些绿色“植物”一来不是田野的主体,二来它们与前面的“金黄”的麦子在属性上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农作物,它们虽然今天是绿的,但也是在为日后“金黄的收获”作
7、准备,在“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也就是说,“金黄”不仅是一种颜色属性上的表述,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收获”的代名词。这一段其实是作者对于夏日重点风景,也就是对“农作物”的具体感受。这也是作者立意的基础。这样,二三两段“感受”夏天景物的文字,由外部感官的感触,进而写到心灵深处的感受,层次分明又互为印证。对“感”字的了解也自然随之深入了一层。第三层次:“钟情”苦夏的深层感悟。在写完夏日景物及其观感后,作者很自然地把笔触转向“人事活动”,由“自然之夏”转向“农人之夏”。优秀的散文作家很少单纯写景物——写景是为抒情议论服务的,其主体总是与人有关。抓住“景”与“人”的关
8、系,就可以更加确切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