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益新-肿瘤学

增益新-肿瘤学

ID:34428007

大小:2.13 MB

页数:143页

时间:2019-03-06

增益新-肿瘤学_第1页
增益新-肿瘤学_第2页
增益新-肿瘤学_第3页
增益新-肿瘤学_第4页
增益新-肿瘤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益新-肿瘤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癌症cancer:泛指恶性肿瘤。肿瘤:tumor: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Carcinoma:上皮来源的称为癌。Sarcoma:间皮来源的肿瘤:本质:细胞失去控制的异常增殖。分化程度: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与其来源组织和细胞相似的形态和功能。这种相似性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流行病学:我国肿瘤占各种死因第二位。我国与美国的区别: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远远低于美国。死亡率中各种疾病构成存在明显差别:我国前四位:胃癌、肝癌及食管癌,在美国远远低于肺癌及结肠癌。美国前列腺癌、乳腺癌分别高局所在性别的第二位。在我国则分别为12位及

2、八位。发病机制:由过去的单一机制: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学说上升到多步骤、多因素综合致癌的理论。霍普金斯大学的Vogelstein实验室对结肠癌的研究,发现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增生、良性肿瘤、原位癌、浸润癌多步骤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分子事件的变化:APC基因的遗传突变,Ras、p53、DCC、和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后天突变及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等等。从而构成一个可能由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及感染因素组成的、促使一系列基因发生突变的多因素发病模型。我国肿瘤研究如果要形成优势:ò结合我国肿瘤发病的实际情况,选

3、择我国有基础、有特色的病种进行重点研究:肝癌、鼻咽癌、胃癌、食管癌等等。ò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条件,病种多且病例数量大(临床研究最重要的条件),拥有宝贵的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人口迁移较小,肿瘤家系比教集、必要时可以采取政府行为进行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试验等。ò紧密跟踪并且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各种仪器、方法,重视现代研究对技术和方法的高度依赖性,基因芯片、毛细管电泳DNA测序技术、PET诊断技术、质子治疗技术等等。第二章:肿瘤多因素多步骤发病机制化学致癌物的分类:直接致癌物: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内细胞直接作用,不需要代谢就可以

4、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物。烷化剂、亚硝酰胺等。间接致癌物:需要经过体内微粒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才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致癌性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亚硝胺、黄曲霉素。促癌物:tumorpromotingagent肿瘤促进剂。单独作用于机体无致癌作用,但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的形成。巴豆油(佛波醇二酯)。Definedcarcinogen肯定的致癌物Suspectedcarcinogen可疑的致癌物Potentialcarcinogen潜在的致癌物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ò前致癌物:precarcinog

5、en:未经代谢活化、不活泼的间接致癌物ò近致癌物:proximatecarcinogen:经过体内代谢活化、转变为化学性质活泼、寿命极短的致癌物。ò终致癌物:ultimatecarcinogen:近致癌物进一步转变为带有正电荷的亲电子物质。终致癌物与DNA、RNA蛋白质等大分子共价键结合,引起损伤,细胞癌变。ò间接致癌物代谢活化过场中涉及到重要的霉: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细胞色素P450、P448)。ò细胞色素P450是外源化学物质在体内生物转化最重要的代谢酶。是一个超基因家族。ò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多态性是肿瘤易感性的一个方面。ò通

6、过对致癌物的环氧化、羟化、脱烷基化、氧化、还原、结合、水解,使致癌物活化、或代谢成水解产物排除体外。两重性。ò同种酶对不同类型的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有不同作用。酶的作用方式取决于:化学致癌物的结构、代谢产物与细胞大分子结合的特性。DNA加合物的形成。ò终致癌物与DNA结合导致化学修饰,形成DNA-致癌物加合物。键结合,引起损伤,细胞癌变。ò致癌物与DNA结合有共价键(体内)及非共价键(体外试验)两种。ò非共价键:内插及外附两种类型。一些平面型的芳香烃可以平行地插入两个碱基对之间,另一些致癌物可与碱基中不参与碱基配对的部位结合。ò甲基硝基亚

7、硝基胍(MNNG)可导致碱基烷化;双功能烷化剂可导致DNA交联,亚硝胺类致癌物可引起DNA单链、双链断裂。ò化学致癌物除了可与细胞核DNA结合外,目前证明亦可与线粒体DNA交互作用,形成致癌物修饰的线粒体DNA。ò从细胞或体液中检测加合物的水平可以作为人体暴露致癌物的标志。黄曲霉毒素B1的鸟嘌呤加合物。四、遗传因素影响对致瘸物的敏感性22遗传因素对酶体系活性的影像将影像到致癌物的代谢活化。芳香烃羟化酶(AHH)在组织细胞内的浓度越高,该组织对化学致癌物3,4—苯井芘的敏感性越强;体外培养细胞内AHH酶活性越高,芳香烃类化学致癌物就越容

8、易引起这种致癌物的多样性及代谢体系的差异决定了机体对某一类致癌物的高度敏感性、对其他的抗性。五、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与特定的基因改变有关ò化学致癌物攻击的靶为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从而引起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灭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