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

ID:34384440

大小:56.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_第1页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_第2页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_第3页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_第4页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治疗方法【摘要】根据患者面部皮损的性质、部位、范围及大小,通过对比直接切除缝合、皮肤磨削术、皮肤组织移植术、皮瓣修复、皮肤组织扩张术等方法治疗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手术治疗后的病例,外观基本接近正常皮肤,所有病损完全切除,切口I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因此笔者认为整形外科的治疗方法治疗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实用可行。【关键词】面部损容性皮肤损伤;整形外科【中图分类号】R8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58-02发生于颜面部的损容性皮肤损伤,不仅影响美观,还给患者带来

2、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危害。如何才能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最大限度地减少瘢痕的遗留,一直以来成为医学美容和整形外科医生研究工作重点。皮肤是覆盖表皮最大的器官,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组成。面部皮肤富含血管、淋巴管,肌肉组织,受损后修复能力强,适合整形外科治疗。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笔者认为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碍容性皮肤损伤的方法较可行。1手术方法1.1直接切除缝合法:适合面部任何病损。较小的病损,在距病变边缘2〜3MM取梭形切口直接切除缝合。如切口较大或伴一定的张力,应于皮下组织浅层锐性潜行分离两侧创缘,使其能在无力情况下相互对合。如病变长轴与皮纹方向

3、不一致,为防止直线瘢痕挛缩,可于切口两侧设计数个“Z”改形后缝合。面积稍大的病变,可分2〜3次切除。两次手术间隔时间3〜6个月。切口I期愈合,为线状瘢痕,不明显。1.2皮肤磨削术:适用于面部皮肤浅层的病变。复方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或者表面麻醉,也可以局部浸润麻醉。据皮损不同的部位、范围、大小可采用平磨、点磨、圆磨。从边缘向内移行,往复磨削,用力均匀,深度为皮肤浅层,真皮乳头层内,出现密集点状出血为特征,达到深层会形成瘢痕疙瘩,由粗磨到细磨。眼、口周磨头轮轴与眼、口裂垂直,轻磨、细磨。对坑状瘢痕可圆磨、点磨。术中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清洁冲洗创面,敷以消

4、毒凡士林纱布,或浸湿Oo1%新霉素溶液,以纱布敷创面,用抗生素3〜5天,无感染7〜10纱布脱落。第一次不理想者,3〜6月后可行第二次手术。皮肤浅层的皮损,对真皮层刺激小,愈合后不留瘢痕。1.3皮肤组织切除植皮法:适用位于眼睑、耳廓等特殊部位不能采用扩张器方法治疗者。在局部浸润麻醉或全麻下一次性完全切除。供皮区可选择在乳突区或锁骨上窝,如果所需皮片较大,可以上臂内侧或侧胸、腹部取皮,上下眼睑植皮时皮片的设计应略宽于创面,以免术后皮片挛缩出现在眼睑外翻。将皮修薄为中厚或全厚皮片后覆盖创面,间断缝合后打包。植皮区主要靠外用绷带加压固定,其表面要有足够的

5、松软纱布。眼球部位不要压迫过紧,打包前眼睑内要涂眼药膏。供皮区直接拉拢缝合。对于面积较大的皮损,可选择腹部为供皮区。一期手术先在腹部放置合适大小的扩张器,3〜4个月扩张完成后,可提供足够的皮肤,并能减小腹部供皮区缝合时的张力,从而减轻切口瘢痕。1.4皮瓣修复:单纯皮瓣修复适用于修复中等程度以下的创面,常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岛状皮瓣修复适合面颈部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大小分别设计应用耳前皮下蒂侧颌颈岛状皮瓣、硕下动脉岛状皮瓣、内眦岛状皮瓣、眦眼轮匝肌岛状皮瓣及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等修复面部、鼻侧、上下唇及口周缺损。邻近皮瓣位于面颈

6、部,与面部缺损位置邻近,其色泽、质地、弹性等与受区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别,匹配良好,且由于面部皮肤血运丰富,,皮瓣内含有轴型血管或丰富的穿血管吻合网,可切取皮瓣面积大,也可设计为血管蒂经皮上隧道或明道转移或旋转,应用方便,术后不会继发畸形,变无需再次手术修复蒂部,术后瘢痕不明显。1.5皮肤扩张术:适合病变较大同时周围有足够可利用的正常皮肤者,或对植皮区色泽弹性不满意要求切除者。可在皮损邻近的正常皮肤下放置适当数量和形状的扩张器,其切口可设计在临近病变0.5MM的正常皮肤上。术后5〜7天定期注液,不一定等伤口拆线愈合后,每周注射1次生理盐水,每次量为扩

7、张囊容量的10%〜20%,至表面皮肤稍苍白为度。待扩张充分后,取出扩张器,根据扩张皮瓣大小决定切除病变组织大小,扩张皮瓣向缺损区直接推进或经异位后转移。2个月左右完成扩张。如果经一次皮肤扩张术后未能将病变完全切除,可于半年后将转移的皮瓣再次扩张。若皮损周围正常皮肤有限,可在其远处放置扩张器。在胸部放置扩张器,手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胸部皮瓣在深筋膜下分离,注意胸廓内动脉穿支,术中要充分止血并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10天左右伤口愈合良好可拆线,每周两次向扩张器注水,直至扩张充分,此过程约需2〜4个月,二期手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按原延迟伤口将扩张器取出,

8、切口两侧皮下稍做分离后分层缝合。皮瓣边缘增厚的包膜适当剪开或切除,使皮瓣充分舒展后向面部或颈项部旋转,根据皮瓣的大小决定可切除的皮损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