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

ID:34377365

大小:3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_第1页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_第2页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_第3页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干图为主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以“电化学”专题复习为例张颖云慈溪育才中学摘要:以高三专题复习内容中的“电化学”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构建记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化学”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形成“干图为主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关键词:电化学;知识干图;模型记忆;例题分析浙江省2014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电化学”考点要求: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及其工作原理。近几年“电化学”专题是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且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学生在复习该专题时面对较多的记忆点,解题时往往“张冠李戴”,“不慎落网”,教师可以根

2、据学生在已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方法对该知识点进行记忆。一.透过知识干图记忆基本内容1.用简单思维思维导图串联“两池”知识框架“电化学”内容包含“原电池”和“电解池”两块内容,在学生已经了解这两个装置在能量转化方式的不同及两极“角色”等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时使用一个生活常识让这两块内容串联起来。我问:大家充电时,是如何将干电池两极安装在充电器内的?生答:“正”接“正”,“负”接“负”。我问:此时干电池是哪种装置?生答:电解池。我问:现在干电池两极的“角色”是什么?生答:阳极与阴极。图1“两池”干图思维导图制作的教学设计图简洁、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根据所设提问,让

3、学生画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两极”连接图,教师适当补充后如图1。2.以电流的形成为起点丰富框架内容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形成闭合回路,工作时由于外电路电子和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教师根据学生在已知电流形成本质知识为出发点,以连续提问的方式丰富主干导图内容。提问方式如下表1:教师提问提问意图选择电流由正极出发,外电路电子如何移动?用电子移动方向来判断电极名称。正极和阴极为得电子电极,电极表面负电荷增多,溶液中的阳离子如何移动?用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来判断电极名称。结合上述提问明确外电路和内电路电流的形成分别依靠电子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负极和阳极为失电子电极,电极表面正电荷增多,溶

4、液中的阴离子如何移动?4各极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发生什么反应?用电子得失确定电极反应类型。各极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元素价态如何变化?用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式元素价态变化判断电极反应物。教师通过这样的连续提问后,让学生在知识干图上进行思维发散,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根据上述提问与学生回答后,教师请学生将各电极的相关内容在主干图上“丰富”起来,如图2。二.借助模型变化辅助形象记忆1.以常见模型巩固基本知识记忆在学生记忆中往往实物模型容易形成形象记忆,在通过上述“两池”干图知识整理后,同时可以根据课本常见“两池”模型进行相关基本知识的整合,使得模型与知识干图吻合,最终让学生通过知识干图在常见模

5、型的辅助下将该内容进入长时记忆。图2“丰富”后的“两池”干图常见的原电池和电解池模型图与相关基本知识整合如图3与图4。针对装置依次提出基本问题: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电极反应类型、电极方程式以及电极发生的现象等。图3常见盐桥原电池模型图4常见电解池模型2.以模型变化促成知识迁移在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各种形式的“两池”考题,考察的电化学内容基本相似,但要学生在考试时做到处变不惊,有足够的信心完成对电化学问题的解决,复习时应该增加以干图知识为本,对模型进行各种形式的变化,以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如图3和图4模型为基础,依次进行以下变换:如下表2:原电池电解池Pt,H2│OH-

6、║H+│O2,Pt燃料电池,可变换其它还原性气体和电解质溶液。电解水型:石墨电极电解Na2SO4溶液。Fe│NaCl(aq)│O2,C吸氧腐蚀,可将Fe变换为Al,NaCl变换为NaOH。电解溶质型: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C│Fe2+(aq),Fe3+(aq)║I-(aq),I2(aq)│C可变化I-,I2为Mn2+,MnO4-。……产氧生酸型: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电解精炼、电解电镀……教师在每变换一种模型时,均再次落实电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做到电化学知识的即时回顾、巩固与迁移。三.通过体验高考试题,落实考点记忆41.原电池型考题呈现基本考点例题(2011·浙江高考)

7、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5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图5铁板腐蚀图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