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71262
大小:55.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构建与新型智库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与新型智库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机制刘西忠江苏省社科联研究室基金:2016年度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重大招标项目阶段性成果智库建设,人才为本。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智库专家队伍,是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新型智库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1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队伍作为猶库建设重点,实施屮国特色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培养规划,加强智库专家职业精神建设,深化智库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探索有利于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分配方式和薪酬制度。构建
2、与新型智库发展形势和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导向机制。一是拓展智库专家的知识视野,培养复合型的智库专家。由于决策条件日益复杂,智库人才应当是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优势,以便能够在口益复杂的形势下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二是拓展智库专家的社会视野,丰富其行政阅历和实践经验,熟悉政府运作的特点和流程,熟悉决策条件和决策环境,能够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增强决策咨询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拓展智库专家的宏观和全球视野,培养一批能够通晓古今、学贯中西,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能够为解决屮国问题提供屮
3、国方案、具有中国气派的智库专家。四是培育智库专家职业精神。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徳作为遴选智库人才的第一标准,引导其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自觉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构建与新型智库发展形势和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集聚机制。智库研究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决定了智库机构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促进智库人才来源和构成的多元化。一是集聚理论和专业人才。智库是思想库,应该能够出思想、岀理论,需要集聚能够站在时代和发展前列的引领型人才。
4、加大应用类研究性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设立智库学,开设智库专业和公共政策咨询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政策分析师、政策评估师、政策设计师。二是集聚实际工作部门的实战人才。智库是智囊团,具有实践导向,能够熟悉政策运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需要集聚能够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的实战型人才。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智库来说,更应强调战略和实战导向,智库人才必须熟悉基层政府运作,没有经过社会历练和政府部门工作经历,从家门到校门到智库门的专家人才,难以适应现代智库发展的需要。三是集聚经营和管理
5、人才。从现代智库发展的角度看,智库不但需要一流的研究人才,还需要一流的经营和管理人才,能够争取资金、申请项目、推广成果、管理团队,向作为主要客户的政府部门、媒体和社会公众推销自己的思想产甜。构建与新型智库发展形势和要求相适应的人才使用机制。智库以生产思想和智力产品为主,需要建立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智库人才的作用。一是智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具有智库功能的单位,如国家行政学院、党校、高校,包括社科院系统,要处理好智库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关系,智库人才与社科研究人才的关系,高端智库
6、建设要相对独立,必要时进行剥离,组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专业机构,培养一批职业的智库专家,建设更加专业专注的智库。二是名家引领与团队作战的关系。一流的智库团队,必须有一流的专家作为引领,培养具有标志性、显示度的人物作为智库发展的灵魂。但智库的发展又不是单靠一两个知名专家拍拍脑袋就可以,需要有能够对问题进行论证甚至模型分析、沙盘推演的复合型的专家团队作为战略操盘手。三是做强核心与做大外围的关系。智库要培养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家和核心团队,同时,又能够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把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队伍整合起来,形
7、成小核心、大外围,构建富有弹性柔性的人才使用机制。构建与新型智库发展形势和要求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人才的优势和特点,界定相对明晰的智库发展边界和智库研究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评价体系。深化智库人才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社科研究方式方法的重要创新和根本变革,确立与新型智库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研究范式,完善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尊重知识产权,鼓励思想和理论原创,探索有利于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
8、、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三是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党委政府开展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项冃,要及时把智库类人才纳入其中,适当时候设立专门的类别、界别或荣誉,加大激励力度,提高所占比例,形成智库人才发展的良性机制。构建与新型智库发展形势和要求相适应的人才流动机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智库人才的主要来源。一是引导社科人才在猶库机构与基础研究机构之间合理有序流动。通过社科研究机构与智库机构Z间的人才流动,促进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融合,拉长智库发展的产业链条,强化社科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