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

ID:34367403

大小:1.4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5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_第1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_第2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_第3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_第4页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第二讲社会救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社会救助第一节概述一、社会救助的含义与特征(一)含义:是国家和社会,对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社会成员提供资金、实物或服务等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Ø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Ø虽仍以救灾济贫为己任,但已不同于历史上具有浓厚恩赐、怜悯色彩的慈善救济活动,是一种通过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保事业Ø与其他社保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上并以保障国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制度安排(二)特征保障义务单向性: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需以履行相应义务为前提。保障对象全民性:较

2、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救助对象全民性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特征。保障条件限定性:只有真正陷入贫困境地的公民才有资格享受。保障目标低层次性:只向救助对象提供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和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或实物。保障手段多样性:实物、现金;临时、长期;官方、民间。二、社会救助的理念、原则、对象(一)理念救助理念已从传统的施舍恩赐发展到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根本目的或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但现代更重要的是消灭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Ø传统社会救济是统治者居高临下的“恩赐”,是施舍与怜悯,受助者处于被动、感恩戴德地位Ø现代社会救助是法律赋予国家

3、和社会的职责,是公民生存权利的一个方面(二)原则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全民性与选择性相结合;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无差别待遇;积极救助。(三)对象根据不同依据,有不同划分:Ä以致贫原因分:按自身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分为三类:“三无人员”、灾民、城乡贫困者。或按职业竞争失败、个人生理原因、个人能力问题、遭遇自然灾害或不测事件,分为:失业者、孤寡贫困者、贫困户和灾民四类。Ä以人口群体分:儿童救助(含一般、特殊和不幸)、老年人救助、残疾人救助、失业者救助、病人救助、患难者救助、不幸者救助等。Ä以救助区域分:一般情况下,按人口平均收入

4、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地区属于贫困地区,通常被列入救助地区三、中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简介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特指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一)以城乡二元分割为典型特征Ø在城市以就业为基础的单位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得救济对象趋于稳定,并相对固定为孤老残幼等“三无人员”和困难户Ø在农村,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确立,集体成为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主持者,并逐步建立了“五保“救助制度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城市传统救助基本格局无质变;农村则在延续中发生了一定变化(二)主要问题Ø救助制度二元分割:城乡建立

5、各自管理机构,采取不同制度措施,制定不同救助标准,给付不同救助待遇。Ø救助范围狭窄:覆盖对象仅限于“三无人员”及部分特殊对象Ø救助体系不健全:救助主要围绕特定人群,内容和项目都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自然灾害救助、五保户供养及城乡救济扶贫。对医疗、教育、住房和失业等很少涉及Ø救助标准偏低:一般以“不饿死人”为准则。社会救助“兜底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唐均认为:除了孤寡病残救济尚能勉强维持救济对象的温饱之外,其余各项仅仅是道义上的支持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及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一)改革的关键事件P低保制度是改革开放后最重要的社会救助制度安排

6、:经历了从试点到定型、从城市到农村发展进程P农村五保制度经历了从农民分散供养到乡村统筹供养、从农民承担责任到政府承担责任的发展进程:1994、2006年国务院两次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P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建立:2003.6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现了对流浪乞讨人员从严格管制到实施救助的重大转变中国社会救助走过的是从城乡分割推进到城乡统筹推进、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并进、从低保制度单项突进到以低保制度为主体向综合救助体系建设推进的渐进发展道路(二)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是一个以城乡低保制度

7、为基础,以农村五保供养、灾害紧急救济、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制度相配套,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预示着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综合型的社会救助体系。第二节城乡低保制度简介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与原则(一)概念是指对收入水平低于官方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而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依据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现金或实物的社会救助制度。1.目标:运用国家财力帮助那些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人口摆脱生活困境,达到最基本生活水平2.低保制度的

8、核心意义当社会成员经过个人努力仍不能维持生存时,获得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的法定权利;提供社会救助,是政府的法定责任。3.中国低保制度的产生有城乡之分,惯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城乡低保。其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要事件:O1997年9月,在上海等地试点基础上,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