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

ID:34352724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_第1页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_第2页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_第3页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_第4页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大学语文论文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朱颖一、古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并不多,但当中的母亲形象却值得分析。(一)恪守礼法、爱女可敬的母亲《长亭送别》中的老夫人是一个独特存在的人物,她恪守礼法,渴望通过联姻的方式重振相国家声。首先,老夫人作为一家之长,集名、利、权于一身,必然担负着比平常妇人更多的责任和道义,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其次,老夫人作为崔莺莺的母亲,肩负着抚养女儿并为其找个好归宿的重任,她对女儿的关心、慈爱在一开始就展现了出来,她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她深受着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愿

2、意与世俗礼教抗争,可是虽然不愿意,但是当她发现女儿和张生木已成舟的事实,她就立刻考虑科举及第的变通办法。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但她考虑一切的出发点都是自己女儿的幸福和家族的利益。因此,老夫人唯一不变的就是她那颗深沉的爱女之心。(二)思想腐朽、封建保守的母亲在封建大家庭中,长辈们的思想似乎更为保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夫人是贾府里真正的当权派,是“封建人物”的代表,她始终都维护着封建制度,以保证封建大家庭的长期存在,获得权力斗争的胜利。贾母疼爱孙辈,爱好享受,思想上也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在黛玉初见贾母的时候,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了什么书,贾母回答:“读的什么书,不

3、过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1]这里可以看出这位封建的老太太的观点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都是恪守封建礼教的母亲。二、近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在选取的二十余篇课文中,近代文学作品中国外的只有一篇。描写的是一位庸俗自私、爱慕虚荣的母亲。《我的叔叔于勒》选取的是国外的一篇文章,写于一八八三年,相当于中国的近代社会时期。这篇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深刻的城市小市民的典型。菲利普夫人是被资产阶级的精神毒害了的人,她自私、贪婪、拜金、爱慕虚荣、冷酷,面对丈夫装绅士的邀请她和孩子吃牡蛎,她用“我怕伤胃”的借口来掩饰,用“别把男孩子惯坏了”的理由来拒绝,这一切

4、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心疼钱,怕吃牡蛎花钱,但是同时还要做出一副“我们能够吃得起”的样子,既维护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也省了钱。莫泊桑通过细节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么一个庸俗、爱慕虚荣的小市民形象,读罢令人忍俊不禁。三、现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特点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其中的母亲形象也各有特点。(一)深受压迫,身世悲惨的母亲鲁迅的小说多控诉封建制度对人们的迫害,尤其是对女性的迫害。《祝福》中的祥林嫂原本是一个善良、温顺、勤劳的劳动妇女形象,最后却沦为了乞丐,凄惨地死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是最低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她们,她们依附着男性生活。祥林

5、嫂短暂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她生命的高潮就在她生了儿子后,然而短暂的幸福过后,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去了,她成了寡妇,没有了男性的依靠,她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也从此没有了平静,没有了儿子这个精神支柱,“她变得脸色青黄,目光呆滞,神情麻木,动作迟缓,记忆力下降”[2]。而她后来逢人就说儿子的事,也能够看出这位爱子情深的母亲内心的悲凉落寞,阿毛对她来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支柱,是她在封建社会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可见封建社会的寡母是多么的无助和绝望。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受尽压迫也习惯了压迫,反抗却得不到回应。(二)敢于反抗,大胆特别的母亲封建社会里受尽压迫的母亲形象固然让人心酸,但是并不是所有

6、的女性都是如此。《雷雨》中的繁漪是一个个性鲜明的母亲形象,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她敢于反抗黑暗的封建制度,但是她的反抗却是通过一种畸形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重压之下,她常常感到无助,甚至自虐。周朴园让她喝药她不喝,让她看病也不去。她追求个性解放,敢爱敢恨,因为厌倦了周家沉闷的气氛,喜欢上了自己的继子周萍,与周萍在一起后获得了幸福的感觉,不再压抑。她跟周萍之间不伦的感情实际也是她的一种反抗,在四凤和周萍相爱的时候,她也因爱生恨,百般阻挠。她作为母亲,她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周冲娶四凤,她认为周冲应该娶受过教育的女性,这实质上也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在她身上的一

7、些残留。虽然她是那个时代敢于反抗的新女性,但是她的反抗是病态的,她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三)慈爱善良、勤劳能干的母亲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散文,作者通过四个片段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査氏。第一个片段主要是从一个幼儿的视角来写母亲年轻时的可爱形象。第二个片段写母亲讲到悲惨的故事的时候便热泪盈眶,这就把一个有着深切同情心并且感情丰富的善良的母亲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三个片段写我呜咽的时候母亲也跟着哭,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怜惜和疼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母亲的善良、仁慈的一面,她对孩子的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