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34845
大小:59.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浅谈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届盘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浅谈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县第十中学联系电话:15808587089浅谈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叶克祥(盘县第十中学联系电话:15808587089)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耍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迫切任务。下面笔者就高中阶段学校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谈几点拙见。一'塑造创新型教师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在
2、学生的培养中,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对学半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当教师了解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也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才可能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学习。那么创新型教师应如何塑造呢?我个人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观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
3、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牛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2、鼓励教师探索,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师变灌输式教学为主动探究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于学&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纶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为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复合优化而成的先进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好的教学方式势必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研究创新的浓厚兴趣,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去钻研。因此,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去
4、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就成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就是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学校应引导教师把过去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上来。积极实践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在自主的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学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学校可根
5、据“可接受原则”,选择真止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二'学校应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牛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学校培训教师,让教师学会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
6、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主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例如我在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回忆氢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可被我提问到的学生却将原本正一价的氢回答成了负一价,这吋我问其他同学:大家对他的观点怎么看?你们赞同吗?面对所有同学的反对意见,我评价到:“他很有创造力,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氢也是有负一价的……”到了课的最后,我问学生「'今天大家学到了氢元素其实也存在着负一价,我们应该感谢谁?”自然而然,那个“犯错误”的
7、学生便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而就是这样的教学细节,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因为我们教师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了自信,感受到了教学氛围的轻松。三'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不怕犯错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突破成规,勇于对现有知识质疑,挑战旧的学术体系,在发现和创新知识方面敢于独辟蹊径,倡导勤思、善问的良好学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