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用药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用药观察韩轶群(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118300)【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釆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
2、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治用药方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04-02木文旨在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
3、期间诊治的80例(80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⑴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有23名为男性,1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14岁,平均年龄(43.28±7.94)岁,有15例为初次发病,25例为复发病例,最短发病时间为4d,最长为2年;对照组有22名为男性,1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43.73±7.88)岁,有16例为初次发病,24例为复发病例,最短发病吋间为5d,最长为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次数、发病吋间等各项基本资
4、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局部滴用无环鸟甘眼液、抗生素滴眼液、病毒畔滴眼液等抗病毒滴眼液点眼,同时在球结膜下注射病毒卩坐、干扰素,每次剂量为0.4ml,每周三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三个疗程,另外是口服维生素C、B2,促进角膜上皮生长;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处方药物包括:板兰根30g,柴胡、决明子、银花各15g,石斛12g,菊花、麦冬、北沙参各9g,甘草6g。用水煎服,每次剂量100ml,每日两次,每剂煎三次,每日2次水煎服,十天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另外是采用无环鸟昔眼液点眼,每日四次,同
5、时采用红霉素服膏涂眼,每晚一次。1.3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睫状充血、红痛,流泪,畏光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睫状充血、红痛,流泪,畏光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的睫状充血、红痛,流泪,畏光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剧[2]。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o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
6、效总有效率对照组50327197.5试验组50258782.51讨论病毒性角膜炎主要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1〜II型感染引起,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如果没有得到及吋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角膜溃疡、失明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在治疗上,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西医常采用抗病毒滴眼液,但单纯的采用西药治疗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推广,在该病的治疗中逐渐引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从中医角度上讲,病毒性角膜炎属于聚星障、花翳白陷等范畴。在治疗上应遵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原则。本组使用处方中的黄苓、黄柏
7、、梔子、黄连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清热泻火、凉血解壽药物,并能够有效避免混合感染,而方中的党参、枸杞子、黄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以此促进角膜修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显效率达8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率仅为62.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由此表明,采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