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61465
大小:1.60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3-04
《松竹梅兰在当代雕塑中的表达——以个人毕业作品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J5密级:公开论文编号:Z15068学号:2015120068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松竹梅兰在当代雕塑中的表达——以个人毕业作品为例研究生:钱悦指导教师:申晓南副教授专业领域:美术研究方向:雕塑艺术论文完成时间:2017年10月26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14日CategoryNumber:J5LevelofSecrecy:PublicPaperNumber:S13109StudentNumber:2015120068Master'sDissertationofSichuanFineArtsInstit
2、uteDesignedforamblyopebarrier-freefontsPostgraduate:QianYueSupervisor:A.PShengXiaonanSpecialty:FineartsResearchDirection:SculptureArtTrainingUnit:AcademyofSculptureArtThesisDeadline:October26,2017OralDefenseDate:December14,2017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松竹梅兰在当
3、代雕塑中的表达——以个人毕业创作为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美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标识并表示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松竹梅兰在当代雕塑中的表达——以个人毕业创作为例》作者完全了解四川美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4、文的规定,四川美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四川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松竹梅兰在当代雕塑中的表达——以个人毕业创作为例摘要本文从介绍关于松竹梅兰的历史开始,需要研究一个专业艺术门类在如此广博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必然的,
5、需要追溯他在过去的历史线索中所呈现的面貌。所以在第一部分我将分别梳理罗列“松竹梅兰”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故事”,给之后的关于雕塑的论文部分下一个基调,逐步展开对“松竹梅兰”这一中国传统题材在艺术史中的发展与呈现。第二部分我组织整理了和“松竹梅兰”相关的在当代雕塑领域的中十五个个案,为展示当代语境下的创作现状并试图梳理各案例之间的线索。将本文整理的十五个个案并置观察可以发现以下结论:1.关于竹的雕塑创作相较其他三个主题(松梅兰)数量上最多,而关于梅花的雕塑是最少的。我猜想这样的数量差异是因为竹在整体形态上也比梅更
6、有形式感,在塑造上也占优势。竹材质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最广泛(竹器,竹作为建筑装饰材料),距离我们“最近”。而梅花是远的,赏玩的功能占了对梅花使用时最大部分,它的其他属性极难开发。同时也有可能的是,相对竹的内敛,简洁,梅花显得繁复和偏重女性化,显出了些许的媚态,与传统朴素和中庸价值观不符。2.关于松的雕塑创作多保留其形态或者做材质转换的还原,因为松枝和松针生长形态是独特的,其识别度较其他植物高,而假设将松的局部放大或者缩小就失去了原本的高识别度,唯有等大比例使得这样的再现成立。3.以兰花题的雕塑创作主要集中在写实
7、再现上,以城市雕塑为呈现主体。由于兰花形态简洁的原因,被放大后的它们也呈现一种单纯的状态,几乎没有观念性的介入。4.几乎没有完全按照“松竹梅兰”母题创作的雕塑作品,我认为一方面验证了此母题在传统逐渐式微的时代潮流下的逐渐没落的现实,需要积极的推陈出新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雕塑创作在当下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来自观念的介入,材质的更新…所以,在未来创作“松竹梅兰”主题的雕塑作品时,也应该设想的更加综合。在第三部分我得出了关于松竹梅兰在当代雕塑中的对于个人创作的启发,即1.梅兰竹松作为作品的策略。写实的再现现实中作为植
8、物的松竹梅兰其创作动力来自于对生活表象之下的真理性的探寻,或者说,探寻经验之中的某种存在之真,顺应松竹梅兰的文人审美方式。I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以个人为作品主体阐述对于松竹梅兰的经验。创作者本人出现转述他人个人经验,再转述的过程和结尾生发新的经验给观者对于传统象征性的反叛和再创作。3.意识中的“我山我水”。参考梁硕作品植根于“我”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依靠这个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