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

ID:34173740

大小:470.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_第1页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_第2页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_第3页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_第4页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6期(总第234期)系统工程Vol.31,No.62013年6月SystemsEngineeringJun.,2013文章编号:1001-4098(2013)06-0014-08X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刘志迎,郭磊,周志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26)摘要:通过构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共同前沿面模型,利用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统计数据,实现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及分组实证测度,并且对传统的效率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对不同类型行业进行分组测度的评价办法。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整体不高且多数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处于规模报酬

2、递减的态势,不同技术密集程度的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不同特征。关键词:共同边界;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密集程度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提出了用企业技术创新的1引言相对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占企业投资支出比重)与相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创新体系建对产出(新产品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的比较来测度技术设关乎产业领域的知识传播与扩散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创新效率的方法[1]。刘顺忠等(2002)将基于企业微观层面力的提升,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的技术创新效率扩展到区域中观层面,在考虑技术创新过核心内容。对中国所有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

3、价,程复杂性的情况下,使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对不仅有利于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增强产业竞争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2]。唐清泉等力,也对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推动产(2009)则将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效率扩展到工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业行业层面,测算了中国33个行业1999~2006年的行业重要意义。技术创新效率[3]。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各类企业从研究方法上看,对技术创效率评价的研究主要有数科技经费支出为6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占全部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函数(SFA

4、)两种方法。SFA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重为75.7%.由此采用计量方法对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计,依赖于对数据引出的问题是,在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不断的随机性假设,有较为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史修松等增加的条件下,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如何?行业间(2009)、韩晶(2010)等使用SFA方法对中国区域研发创[4,5]技术创新效率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新效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而与答,一方面有利于对当前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SFA相比,DEA方法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无需建立变量之整体把握,从而制定合理的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间的严格函数关系,在多投入多

5、产出的效率度量上具有独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从行业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工特优势。虞晓芬等(2005)、郭磊等(2011)都曾使用DEA方[6,7]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问题。法及改进模型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从研究对象看,相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来说,以2文献综述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较少。已有对我国学者柳卸林(1997)首次对技术创新效率评价问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的文章,大多仅仅聚焦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其技术于某一类行业,如黄鲁成等(2006)研究了北京市制造业X收稿日期:2013-01-09;修订日期:2013-03-15基金项目:国

6、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JL009);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213)作者简介:刘志迎(1964-),男,安徽霍山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产业经济;郭磊(1987-),男,安徽肥东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产业经济,效率评价;周志翔(1988-),男,安徽肥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效率评价。第6期刘志迎,郭磊等: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15的技术创新效率,赵琳等(2011)等研究了高技术产业的其是有效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在规模效率可变技术创新效率[8,9]

7、。究其原因在于,工业行业间存在显著的假设下所得到的BBC模型:差异,生产流程、产品用途以及创新投入强度不同都决定minD了将所有行业进行笼统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是不严谨的。ms.t.∑Kjxij≤Hxi0,i=1,⋯,m;j=1,⋯,n现有的几篇比较所有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文献,如陈i=1m傲(2008)、项本武(2010)等的研究也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探∑Kjyrj≥yr0,r=1,⋯,s;j=1,⋯,n讨[1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