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48552
大小:822.7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读《新宏观经济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0年第2期学术论坛(总第229期)ACADEMICFORUMNO.2.2010(CumulativelyNO.229)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读《新宏观经济学》有感刘林,张鑫一、《新宏观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许多理论观点进行了质疑,并具体地提出了新见。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结构严谨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罗运贵研究员的力作《新宏观经济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述经济学,对目前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教科书中80%以上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质疑,并具体地提出了新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特的大门。本书作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宏观经济如何实现良性循环的社会
2、科学,这有别于主流学派对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书中介绍的宏观价值调控的方法,便是实现宏观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方法。本书观点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厂商是按照生产技术的要求雇佣劳动数量。这也是对传统的雇佣理论的质疑与创新,传统的主流学派认为厂商是按照利润最大化要求去雇佣劳动数量的。从基础的理论创新开始,全书由各个理论支撑起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由点及面,层层推进,自然延展,最后逐渐搭建起一个全新的结构严谨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全书创新理论的一大焦点是宏观价值调控的方法,对于这个理论,作者在之前的著作《宏观价值调控论》∞中就阐述过,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定深度的讨论和思考。在《新宏观经济学》
3、中,作者完善了一些基础的经济理论的细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再一次地提出中央银行足量地配置货币资源,可以实现物价稳定,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均衡,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等等良好的结果。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都是作者对整个宏观经济理论的潜心钻研的智慧结晶。①罗运贵:<新宏观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②罗运贵:‘宏观价值调控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198’本书作者引领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观点的束缚,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身边的各种经济现象,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去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各种经济理论,应用一种新的
4、方法去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书中说的主流经济学,其理论框架早在一百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搭建完成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只是在原有的脉络上作一些延展,很多书的基本内容都是在介绍和诠释已有的理论成果,而非作出什么新贡献。一些对主流学派经济理论批判的书籍,也只是单纯地指出主流学派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社会经济现象,或是找出主流理论中矛盾的地方,却大都没有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见解。也就是说,以往的对传统经济理论批判的书,大都是批而不改。而本书在内容创新上堪称是一个飞跃,作者在反驳一个原有观点时,都会系统地介绍一下这个原有观点的知识体系,在驳倒原有理论的同时,再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5、,给我们提出了原有理论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因此全书是质疑和新见的结合。这种做法,既能满足对传统经济理论不是很了解的读者的阅读需要,又能够引领我们发现新的广阔天地。而且,虽然本书提出的观点很独特新颖,但是却分析解释得很简单易懂,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同时还拉近了经济理论和普通民众的距离。作为一位学者,书中无处不体现出作者行文的严谨性,还有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作者按问题的内在逻辑展开,全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新定义,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二部分在反驳原有的边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微观经济的供给和需求理论的新见解,在书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三部
6、分的研究是围绕货币展开的,在书中的第四章到第六章,这是后边详细论述宏观价值调控万方数据的基础,这一部分依次介绍了货币的需求与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与货币的发行、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四部分剖析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了质疑与新见,并且提出了高质量均衡的概念,在书中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剩下的章节构成了书中的第五部分,是整本书的核心部分,最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这部分围绕作者提出的宏观价值调控展开分析和论述,证明了宏观价值调控可以稳定物价、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展望了在宏观价值调控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这本《新宏观经济学》
7、贵在这个“新”字上,是一部具有强烈创新性和独创性的作品。这个“新”字,把本书的特点体现得恰到好处。书中不仅内容新颖,并且在思想上和方法上也体现了作者的绝妙之处。作者在内容上反驳和创新了原有理论,在思想上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思想,在方法上运用了分类考虑问题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使人警醒,发人深思。拜读之后令人不禁感慨,创新是如此引人人胜。这本书会使你对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作者告诉我们,多观察生活,多思考,就会发现原有理论的可突破之处,就会发现可创新发展之处。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原有的经济学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