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宏观经济学》有感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

ID:46805931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_第1页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_第2页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_第3页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_第4页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宏观经济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宏观经济学》有感朱俊霖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是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比较出色的一本。这本书作为中级程度的宏观经济学书籍比较全面的介绍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在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和国民经济核算之后依次讨论了以产品市场均衡为分析对象的简单乘数理论,以产品货币市场均衡为分析对象的IS—LM模型,货币需求管理的政策导论和国际经济关系。第二部分为总需求一总供给分析与简单的经济增长理论。分别阐述了初步的AD-AS模型,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理性预期理论和经济

2、增长学说。第三部分为总需求分析的微观基础,分别介绍了消费函数理论,投资函数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和经济稳定的政策。第四部分为宏观经济专题,包括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政府公债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宏观经济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两个主要思想流派。其中一个是认为放任的市场运行是最好的,另外一个则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认为在长期而言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在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之后不再具有实际余额效应而

3、只会改变价格,不会改变产量。从这个长期的观点看来,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中性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也可以作为一种对真实世界经济运行的可行描述。但是他们也指出,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和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可能带来确实重要的实际效应。在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之间的长期论战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逐渐取代了货币主义者。这个派别在坚持反对用积极的政府政策去改善经济运行。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三个:1.经济主体的最大化决策。居民户和厂商作出最优的决策,这意味着他们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已经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

4、的信息。而且这样作出的决策是他们在各种情况下可能作出的最好的决策。2.预期是理性的。从统计上看,他们是利用可获得的信息所能作出的对未来最好的预见。新古典学派有时也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但理性预期只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部分。理性预期意味着,人们将最终能够理解任何实施中的政府政策。这也就是说政府虽然可以在短期通过出人意料的经济政策来调整经济运行,但是这样的政策最终会被大多数人所预测到。3.市场出清。即随着物价的不断变化,厂商和工人会不断地调整价格和工资,在任何时候物价和工资的变化能使得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

5、,这就是市场出清,它是一个在理论上很强的假定,当然在现实并不总是成立的。尽管新古典经济学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学仍然保持了强大的影响力,但新凯恩斯主义者并不相信市场总是出清的,他们在寻找一种对市场失灵的准确理解和说明。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即使人们在追逐个人利益的时候,市场有时是不会出清的。信息问题和改变价格的成本使得某些价格具有刚性,这就造成了经济运行中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比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压低工资的厂商显然降低了劳动成本,但是也有可能启用了素质较差的劳动力。所以厂商可能并不情愿压低工资。如果厂商为了改变他

6、们所收取的价格和所支付的工资而付出的代价是很昂贵的话,这样的改变不会经常发生,进一步的说如果大多数的厂商都很少愿意调整价格和工资,整个经济的工资和价格水平的伸缩性就不足以避免特定时期的高失业。在本书的四个部分中,第二部分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内容写得比较精彩,也是本书与其他中级教材有明显差异的地方。当然这本书也介绍了通性教材中最为着墨的IS—LM模型,但篇幅相对较小,十分简洁。同时引入了国际经济因素,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的IS—LM模型,介绍了孟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在第二部分推导总供给曲线时,充分利用了菲利

7、普斯曲线,首先把就业水平和工资变动率相联系,推导出动态的工资一一就业水平曲线,在联系生产函数,价格一成本关系,把价格水平和产量联系起来,构成了动态的总供给曲线。通过AD—AS模型,理解了供给冲击,就可以明白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西方各国出现的“滞胀”现象。供给冲击时一种经济扰动,其首要影响就是移动总供给曲线,而在70年代供给曲线被两次重大的石油价格冲击所移动,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就提高了厂商愿意供给的产品价格。本书虽然作为中级教材并没有引入过多复杂的数学工具,但是通过数学模型来刻画经济运行的

8、思想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到底能依赖什么来认识经济现象呢?经济现象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如何去了解它,认识它,把握它,成为我们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了解,认识,把握的过程中,我们所能依赖的武器,我初浅地以为有两个:工具与直觉。在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过程当中,工具主要就是数学工具。数学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绝对真理的表现,其可以不依赖任何直观的几何合物理背景,但是数学理论一经建立就其自身逻辑而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不论是物理学中的数学应用还是经济学中的数学应用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