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

ID:34128699

大小:57.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_第1页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_第2页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_第3页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_第4页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关键词】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诊断;治疗创伤性脑梗死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颅内不同部位血肿形成、广泛脑挫裂伤、脑组织移位、脑疝等,使邻近脑血管移位、牵拉,导致血管受损,或直接受压等而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并致使脑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梗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病灶可以一个或多个,临床表现轻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重者可引起大片脑梗死,导致病人死亡。创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发生在青少年。因此,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神经外科临床上越来越受到

2、重视。自2004年1月一一2013年4月间,我科共收治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患者10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预后较好,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选择在2004年1月一一2013年4月期间,我科共收治的青少年创伤性脑梗死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8-17岁。1.2症状与体征在本组10例患者中,有高颅压表现者8例;呼叫可以睁眼,但躁动明显者2例;有不完全性失语者3例;受伤当时即有原发性昏迷者4例;发病后1-3天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者4例;有一侧躯体感觉障碍者3例。Glasgow评分在5-15分。

3、1.3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伤后均立即行头部CT检查,均未发现脑内梗死灶,在伤后1-3天,行头部CT复查,均出现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灶,大小在1.0-2.3cm之间。其中5例患者有轻度脑挫伤、少量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在10例患者中,其中多发性脑梗死灶患者3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灶患者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灶患者4例,其中有3例患者为基底节区脑梗死;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灶2例,其中有1例脑干梗死灶;有8例患者病灶周围有轻度脑水肿,但均无明显占位效应。1.4诊疗方案本组10例患者,均采取给予保守治

4、疗,在动态影像学检查发现脑梗死灶后,立即给予改善脑血流灌注、扩张脑血管药物、脑保护药物、脱水降颅内压、解痉、抗自由基、预防癫痫等治疗。2结果所有患者在伤后7-14天肢体肌力开始恢复。出院后随访6个月,有7例患者痊愈,有2例患者遗留一侧肢体轻瘫,有1例患者遗留轻度语言障碍。3讨论在颅脑外伤后的脑梗死,常常隐匿发病,病情发展快,两病容易相互混淆,易被外伤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所掩盖,容易漏诊及误诊,特别是昏迷的患者更不易发现,极易延误治疗。从创伤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来看,颅脑外伤的患者,有大部分受伤后即出现昏迷、躁动,查体不

5、能配合,掩盖了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外伤已妥善处理后,而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且病情突然加重,如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行头部CT检查发现脑内低密度灶而确诊。因此,创伤性脑梗死的病人,早期就需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尽快做出临床诊断,为病人的正确早期治疗提供时机。观察患者病情包括以下方面:①意识的变化。②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③监测颅内压力的变化。④注意患者临床体征的变化,包括双侧瞳孔大小、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病理反射等。头部常规CT和MRI为诊断创伤性脑梗死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目前C

6、T是诊断脑梗死主要检查方法,它能直接显示脑梗死灶,但对于急性脑梗死灶检查,受发病时间限制。近年来,因MRI对创伤性脑梗死及其敏感,早期就应用于创伤性脑梗死的诊断。MRI在脑梗死发病数小时后T1就呈现低信号显示,T2呈高信号显示,与CT相比较,MRI可以发现小脑、脑干小梗死灶。MRI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可以在脑梗死发病后的数分钟就可以检测到脑组织缺血性改变,所以,在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方面,MRI明显优于CT。3.1颅脑损伤后造成脑梗死有如下可能①脑血管损伤:颅脑损伤后,脑血管本身遭受到冲击,导致脑血管内膜剥脱、

7、皱缩、壁间出血,引起血管腔的狭窄,血小板附壁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②血管损伤后,脱落的栓子可致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缺血。③血管的痉挛:颅脑损伤后,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氧合血红蛋白、5-務色胺、收缩性前列腺素等促使血管痉挛的物质均有明显升高,受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失去屏障作用,使血管活性物质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引起血管痉挛。④外伤后,血液中凝血因子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⑤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导致脑血流量减少。⑥脂肪栓塞:多见于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长骨骨折,或有大面积挤压伤的患者,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

8、窦到达血液循环,流入脑血管形成脑脂肪栓塞。在复合伤的病人,病情平稳或好转后,突然又出现新的脑部症状,在考虑到颅内血肿的同时,应想到脑脂肪栓塞的可能。⑦从解剖上看,基底节区的血液供应为豆纹动脉、穿支动脉等终末细小动脉,距离大动脉主干远,与动脉主干呈直角分支,走行长而迂曲,对血流动力学变化敏感,易受缺血影响。⑧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处于血压较低、休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