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ID:34126869

大小:55.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_第1页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_第2页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初探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730913流动人口是指其常住地与户口所在地相分离的人口,他们或是在常住地居住了半年以上,或是虽然在常住地居住不到半年但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部分地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撤并偏僻乡村村学点举措的实施,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占很大比例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得更为严重。笔者所在的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M00人,其中近半学牛是流动人口子女。我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视,确立了相

2、关的研究课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作为研究小组的一员,我调查走访了很多流动人口家长及学生,积累了一些资料。一、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中存在着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产牛自卑心理,性格孤僻。流动人口中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困难,流动学生的见识不如城里学生的见识广泛,在穿戴、学习环境方面,这些孩子受到限制,从而产牛了一种“下里巴人”的感觉,时间一长,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使他们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愿意独来独往;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愿意当一个不声不响的旁观者。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

3、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父母乂忙于牛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变化及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2.心理压力大,思想道德水平较低。城镇流动人口背井离乡,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想让孩子在城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有的白班、夜班倒,有的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与孩子的时间完全不同步,孩子课外跟家长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30%的流动人口子女大多时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部分孩子思想道德水平较低:照抄作业、破坏公物、结伴不按时冋家、打架斗殴、敲诈小同学钱物,厌学情绪强烈。流动人口因为自己知识水平较低,

4、经济状况不佳,所以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拿自己的付出作为筹码,让孩子背负了过重的心理包袱。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表现与父母期望相差甚远时,就会岀现“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神马都是浮云”(无所谓)、缺乏责任感等心理问题。1.独立性强,但缺乏自信。流动人口家长早出晚归,忙于生计,客观的家庭条件决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部分初中部的流动学生放学后自己做饭,还要照顾弟妹,由于学习上缺乏家长的指导,遇到难题靠自己解决,遇到较大的事情也自己拿主意,这样逐渐形成了这些孩子独立的个性。但这部分孩子人多在学习、活动中缺乏自信,

5、对于新鲜事物不敢尝试,不敢体验,生怕失败,生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生怕听到别人的嘲讽和挖苦,心理敏感、脆弱。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家庭原因。(1)生存条件较差,缺失家庭温暖。流动人口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有的在建筑工地打工,有的在做家政服务,也有拉运、做服务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有技术或济经条件较好点的流动人口进城后也经商做生意,租个小摊位,或卖早点,或洗车;出租屋面积一般在30平米至50平米,一家人吃住都在这几十平米里,有的孩子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课桌就是擀面的案板。(2)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当。大

6、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教育子女的方法欠妥,不但不能让孩子进步,而且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一类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家庭教育跟不上,造成孩子过人的心理压力。走访中,有家长告诉我们:“我们锁了房门,丢了田地,专门在城里供孩子念书,念不出个名堂,我们咋有脸冋村?”我们听了为之一怔:小小的孩子能背负起这么沉重的心理包袱吗?还有一类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家长其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几年级几班、孩子的学习咋样,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在无人监管

7、的情况下抽烟、上网吧、结伙斗殴,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给社会带来危害。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做到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给他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麻烦。2•学校原因。平川区没有民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也没有对流动人口子女分班编制,但流动人口子女与非流动人口子女还是存在着差异,如学业成绩、兴趣特长等。学校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缩短甚至消除这种差异,所以学校中还存在着歧视农村孩子的现象,这也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造成了压力。3.社会原因。虽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长期形成的社会不良风气,使农民工在城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大量就业于城市的农民工,既不能取

8、得城市人的身份,更无法获得社会制度赋予城市人的种种生活机会、各种福利待遇,并口还经常为城市人所排斥,与城市人群体有着深刻的社会隔阂,同工不同酬,职业受到限制,城市又脏又累的工作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