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

ID:34122479

大小:37.56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9-03-03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_第1页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_第2页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_第3页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_第4页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LASER-INDUCEDTRANSFEROFCU-SNSINGLEIMCFILMANDINTERFACIALBEHAVIORAMONGIMCCOPPERANDTINFILM(朱泯西↑(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6月国内图书分类号:TG407学校代码:10213国际图书分类号:621.791密级:公开↑↑(宋体小4号字)(宋体小4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激光转移铜锡单IMC薄膜工艺及与铜锡薄膜界面行为↑(硕士研究生:朱泯西导师:刘威申请学位:工程硕士学科:材料工程所在单位

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5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Index:TG407(TimesNewRoman小4字)U.D.C:621.791(TimesNewRoman小4字)DissertationfortheMasterDegreeinEngineeringLASER-INDUCEDTRANSFEROFCU-SNSINGLEIMCFILMANDINTERFACIALBEHAVIORAMONGIMCCOPPERANDTINFILM,题目太Candidate:ZhuMinxiSupervisor:L

3、iuWei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EngineeringSpeciality:MaterialEngineeringAffiliation: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DateofDefence:June,2015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向着更小、更快、更薄方向发展,使微互连焊点的尺寸减小,焊点

4、内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Compound,IMC)所占体积比增大,焊点向着微纳尺度进一步发展将促使全部由IMC构成的焊点出现,由单种IMC构成的焊点相比传统焊点有其独特优良的性能,因此,对快速制备组织可控的单IMC焊点进行工艺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电沉积锡进行参数优化,并对电沉积制备多层铜锡薄膜进行工艺研究,随后完成石英基板上单IMC薄膜(Cu3Sn)的制备。利用激光前向转移技术(Laser-InducedForwardTransfer)将石英基板上的IMC薄膜转移到接收基板上,实现LIFT转移IMC薄膜

5、的参数(功率、离焦值)优化,对LIFT转移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激光辐照薄膜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利用LIFT技术将IMC薄膜转移到铜基体或Cu/Sn薄膜上,制备Cu/Cu3Sn/Sn或Cu3Sn/Sn/Cu结构,高温存储反应后研究其界面行为,为利用LIFT技术快速诱发制备单IMC焊点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通过磁控溅射、电沉积在石英基板上制备Cu层和Sn层后,300℃保温0.25h可完成单Cu3Sn薄膜的制备,适当增加保温时间可减小薄膜因内应力从基板上剥落的倾向。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多层Cu/Sn薄膜时,因铜锡置换反应而使多层薄膜

6、缺陷较多,厚度难以控制。经实验证明激光的单脉冲功率、聚焦点位置、基板间距、脉宽都是影响LIFT转移IMC薄膜的重要因素,高斯激光能量分布不均匀,LIFT转移IMC薄膜易得到“火山口”形沉积点,增大激光功率,沉积点“火山口”形趋势越明显,增大离焦值可以使高斯激光能量分布更均匀,沉积点厚度分布更均匀,通过控制单脉冲功率和离焦值可获得厚度分布均匀的沉积点。沉积点尺寸随单脉冲功率增加而增加,随离焦值增加先增加后下降,LIFT过程中,长脉冲激光转移存在热扩散,IMC薄膜主要以熔化态及固态形式进行转移。EDS和XRD结果证明薄膜转移前后成分没有明

7、显变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激光功率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在束缚界面处的温度场分布越不均匀,径向梯度越大(特别是中心区域),激光通过散焦可以让束缚界面温度场分布更均匀,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Cu/Cu3Sn/Sn结构保温反应后形成单IMC层,部分区域存在氧化层,氧化层与Cu3Sn层结合较好。Cu3Sn/Sn/Cu结构在保温反应后形成单IMC层,未施压条件下转移IMC层与新生成的IMC层部分区域发生了较好结合。关键词:IMC薄膜;激光前向转移;Cu3Sn;单IMC焊点;界面行为-I-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the

8、rapiddevelopmentofIntegratedCircuit(IC)technology,electronicproductstendtobecomesmaller,faster,andthinner.Tof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