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85678
大小:2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3
《安徽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名校联考(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徽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名校联考(三)语文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无论物质文化或属于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都和那个社会的发展时期的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性质相适应。中国古代文化,无疑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国博物馆的陈列品,各地区的出土文物,如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铁器、货币等等,都说明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记载文字的甲骨文、金石铭文,众多的前人著作所表达的典章制度,以及农业知识
2、、天文知识等等,都说明这个问题。当然,中国古代文化是非常灿烂的,无比光辉的。拿青铜器来说,拿陶瓷来说,拿丝织物来说,都居世界的前列。拿创造发明来说,造纸、指南针、火药三者更是其他民族所赶不上的。但这些文化成果都是在黄河流域,其次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形成起来的,中国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个伟大的土壤。正是生息在这个土壤上的各民族人民的劳动和斗争,取得了这个有长期历史的光荣成就,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两者并不是平行发展的,更不是互不相干的。在某种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才产生某种精神文化,我们的古文字的形成及其发展正是古代渔猎社会走向农业社会
3、的结果。农业知识、天文知识、典章制度,直到伦理观念,都是如此。两者不相干的说法,甚至精神文化产生或者指导物质文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样就无法说明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方面的真正关系。所谓物质文化,其动力就是不受约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今天仍是一样的。所谓精神文明,仍是来源于物质文明,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有些人就把封建伦理作为永恒的真理,要求继承,要求社会主义的国家和各族人民还继承那些封建的忠孝节义等等,即或不是具体地继承,也要抽象地继承。这还是“西学为用,中学为体”那一违背时代进步的概念的继续。这同样也涉及物质文化。“曾侯编钟”作
4、为古乐器来讲,那是了不起的,很值得骄傲的,但由此而轻视电子琴,轻视钢琴,这就不对了。古代的灿烂文化,只证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的存在,但是古代文化不能代替现代文化。而我们是生活在现代文化之中,不可能生活在古代文化之中。(节选自李一氓《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序》)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文化既包括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物质文化,也包括那一时期的精神文化。B.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形成和发展于黄河流域,广袤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片区域也功不可没。C.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荣成就,是文化成果产生地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战天斗地辛勤劳
5、作的结果。D.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化无法比拟的。2.下列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是平行发展的,物质文化的生产是精神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B.认为精神文化产生或者指导物质文化的说法,或者认为两者不相干的说法,都是错误的。C.物质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精神文化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D.精神文化源于物质文化,但学术界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关系的认识至今仍不统一。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文化是和产生这些文化的那
6、个社会的发展时期的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性质相适应的。B.我国的古文字、农业知识、天文知识和典章制度,都产生于古代渔猎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时期。C.封建伦理不是永恒的真理,那些封建的忠孝节义等等,在当时是违背时代进步的,今天也如此。D.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古代文化而轻视西洋文化,古代的灿烂文化对今天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王景仁,庐州合肥人也。初名茂章,少从杨行密起淮南。景仁为将骁勇刚悍,质略无威仪,临敌务以身先士卒,行密壮之。梁太祖遣子友宁攻王师范与青州,师范乞兵与行密,行密遣景仁以步骑七千救师范。师范以兵背城为两栅,友宁夜击其一栅,
7、栅中告急,趣景仁出战,景仁按兵不动。友宁已破一栅,连战不已。迟明,景仁度友宁兵已困,乃出战,大败之,遂斩友宁,以其首报行密。 是时,梁太祖方攻郓州,闻子友宁死,以兵二十万倍道而至,景仁闭垒示怯,伺梁兵怠,毁栅而出,驱驰急战,战酣退坐,召诸将饮酒,已而复战。太祖登高望见之,得青州降人,问:“饮酒者为谁?”曰:“王茂章也。”太祖叹曰:“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梁兵又败。景仁军还,梁兵急追之,景仁度不可走,遣裨将李虔裕以众一旅设覆与山下以待之,留军不行,解鞍而寝。虔裕疾呼曰:“追兵至矣,宜速走,虔裕以死遏之!”景仁曰:“吾亦战于此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