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

ID:34083361

大小:63.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_第1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_第2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_第3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_第4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调查报告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0-0077-03儿童问题行为是扰乱他人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给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1]。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家庭系统理论和亲子互动理论的兴起,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解释儿童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2]。近年来,李晓巍等研究发现家庭功能的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与外显问题行为,即家庭成员间亲密的关系有利于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3]54-59o在家庭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parent-child

2、relationship)作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是早期社会化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oMasten与Garmezy指出亲子关系是造成儿童发展和心理病理问题最有影响力的因素[4]。金灿灿等研究发现,完整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防止留守儿童小学时期重度问题行为的发生,帮助流动儿童抵御负性环境对问题行为的负面作用[5]1119-1125。总之,探究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两所幼儿共250名3-7岁儿童。回收问卷217份,回收率92%,男童占46

3、.5%(102名),女童占53.5%(115名)。所有被试智力正常,无明显感官障碍、遗传疾病、精神病史。(二)研究工具1•亲子关系自我评价量表用亲子关系量表进行调查。量表总分在60分以下的为亲子危机组、60〜80分的为良好亲子关系组、80分以上的为和谐亲子关系组[6]o2.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SymptomQuestionnaire,PSQ)适用于3-17岁儿童,共48项,6个维度: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焦虑、多动;按0-3四级计分。该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932,分半信度为0.900;效度较好,与AchenbachCBCL、C

4、onners教师评定量表的各分量表呈对应性相关。(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二、研究结果与讨论(一)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规定5个因子中得分都在M±2SD范围内,且多动得分小于1.5的为正常组,其他为问题行为组。(见表1、表2)表1的结果表明,问题行为组37人,正常组180人,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7.05%0这一结果与2007年李秀丽《Conners父母问卷在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筛查中的应用》[7]的调查结果相近,但此次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比2007年略有上升。这可能与独生子女增多,受到家长的过多宠爱,造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儿童面临越来越繁

5、重的学习压力有关。从表2的结果看出,儿童问题行为组中,男童人数多于女童。这反映出此次调查中男童比女童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与普遍的调查研究结论相同,但对于儿童问题行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有待以下的统计分析。(二)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从各个因子项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方面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描述统计。(见表3)表3显示,品行、冲动、多动因子数据的离散程度很大,得分偏高,且儿童冲动、多动因子分高于焦虑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发现,品行、多动因子均分高于常模,各因子标准差明显高于常模。因子项的离散程度大,明显高于常模的现象主要还是抽样太少导致的。儿童的冲动、多动因子分高于焦虑等内隐问题行为的得分,

6、这表明儿童的问题行为以外部问题行为为主,内隐问题行为正处于发展阶段,此结论与俞国良的研究基本吻合[8]。(三)儿童亲子关系的情况对儿童亲子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分组,结果(见表4)。表4显示,亲子关系总体情况良好。亲子危机仅占总数的3%o(四)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问题行为的情况对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问题行为的得分进行F分析,结果(见表5)o从表5看,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在品行、焦虑、多动因子上存在差异(p从表7看,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有负预测作用,预测指数为5.1%O这表明和谐的亲子关系能预测出儿童问题行为的下降趋势,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预测出儿童问题行为的增长趋势。同时,儿童问题行为还受其他因

7、素的影响,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三、改进亲子关系与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措施(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为亲子关系的构建开拓了新的视野。董娟提出通过培养共同养育的积极模式,建立积极的文化编码,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等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9]。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父母;二是儿童;三是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指学校)。父母双方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共同养育子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