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ID:38648912

大小:3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_第1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_第2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_第3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_第4页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摘要: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亲子关系自我评价量表对2所幼儿园的250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发现:(1)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7.05%;(2)儿童的品行、多动因子均分高于常模;(3)不同亲子关系组的儿童在问题行为总分、学习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子危机组的各项问题行为得分最高;(4)男女儿童问题行为总分存在差异(t=2.023,p<0.05),冲动因子存在显著差异(t=3.235,p<0.01),男童冲动因子均分高于女童;(5)3-5岁组和6-7岁组儿童在品行、学习、冲动、焦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6)亲子关系

2、与儿童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5,p<0.01)。(7)亲子关系是儿童问题行为的一个有效预测变量,改善亲子关系可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关键词:亲子关系儿童问题行为家庭教育1.引言儿童问题行为是扰乱他人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给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1]。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5%-15%;20世纪80年代,BrandenburgN.A.指出发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至14%-20%[2]。国内早期王玉风等[3]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北京城区儿童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行为检出率为8.

3、5%。2004年,徐浙宁等[4]调查发现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1.5%。2010年,钟宝亮等[5]发现武汉市儿童问题的检出率增至12.7%。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6]。亲子关系(parent—childrelationship)作为父母与子女互动形成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7]。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是早期社会化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Masten与Garmezy指出亲子关系是造成儿童发展和心理病理问题最有影响力的因素[

4、8]。石伟等[9]研究发现,不良亲子关系成为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增加的一个习得性条件,导致儿童行为抑制、社交退缩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出现各种情绪障碍问题[10]。金灿灿等[11]研究发现,完整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防止留守儿童小学时期重度问题行为的发生,帮助流动儿童抵御负性环境对问题行为的负面作用。张晓等[12]发现对亲子关系和问题行为同时进行干预,更有助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减少和亲子关系质量的提高。总之,探究亲子关系对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意义重大。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所幼儿园250名3-7岁儿童。有效问卷217份,回收率92%,男童占4

5、6.5%(102名),女童占53.5%(115名)。所有被试智力正常,无明显感官障碍、遗传疾病、精神病史。2.2研究工具2.2.1亲子关系自我评价量表用亲子关系量表[13]进行调查。量表总分在60分以下的为亲子危机组、60~80分的为良好亲子关系组、80分以上的为和谐亲子关系组。2.2.2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SymptomQuestionnaire,PSQ)适用于3-17岁儿童,共48项,6个维度: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焦虑、多动;按0-3四级计分。该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932,分半信度为0.900;效度较好,与A

6、chenbachCBCL、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的各分量表呈对应性相关。2.3研究程序将量表发给保健老师,保健老师再分发给家长,家长认真填写后统一收回。2.4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3.结果3.1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规定5个因子中得分都在M±2SD范围内,且多动得分小于1.5的为正常组,其他为问题行为组。调查显示,问题行为组37人,正常组180人,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7.05%,见表1。男女儿童在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上存在差异,见表2。3.2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调查显示,品行、冲动、多动因子数据的离散程度很大,得分偏高,且儿童冲动、多

7、动因子分高于焦虑因子分(见表3)。与常模比较发现,品行、多动因子均分高于常模,各因子标准差明显高于常模。3.3儿童问题行为的差异分析3.3.1不同性别PSQ各分量表得分情况儿童在问题行为总分、冲动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4。3.3.2不同年龄段PSQ得分情况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品行、学习、冲动、焦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3.4儿童亲子关系的情况调查显示,亲子关系情况良好,见表6。3.5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问题行为的情况不同亲子关系组儿童在品行、焦虑、多动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在问题行为总分、学习因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