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ID:34064013

大小:63.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1页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2页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3页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4页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学论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杜彬恒李新陈朗张颖(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闷。教育部联合

2、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四个重大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此,全国各大高校掀起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是制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个重要命题。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培养理念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引领

3、性作用。要提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凝练人才培养理念。(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高层次。高层次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特征。高层次是指高尚品德和博专知识。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升级,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和要求普通提高。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严重紧缺是制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层次的鲜明特征。高层次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具有积极引领经济

4、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变革的价值追求,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产业变革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有特色。有特色是指行业特色和成才规律。工业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经济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富有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应该练就能够适应工程技术工作岗位要求的吃苦精神,练就能够适应工业行业要求的过硬本领,深深打上产学研结合的烙印,对工业行业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推动民族工业走向世界、引领未来具有强烈

5、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在产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我们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要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选择、比较长期的优势积累和较强创新创业潜质,并取得社会认可的创新业绩,将其培养成为学术研究大师、工程技术创新精英和工程工业发展领袖。国际化。国际化是指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全球行业竞争的能力。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离

6、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世界已经深度融合。特别是随着全球工业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国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世界。具体来说,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球工程工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展参与全球工程工业技术领域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业竞争的综合能力。(二)凝练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性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刀尖,位于人才金字塔的塔顶,能够驾驭全局、创新创造、引领未来。这就要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7、、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应该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性育人观念。产学研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成长规律。从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来看,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超常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要求、工科学科发展需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产学研、工科教良性互动、紧密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多样化育人理念。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从两个

8、层面来理解,“拔尖”是培养层次,“创新”是人才培养类型。从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来讲,都具有表现形态多样的特征。从生产实践来看,主要包括学术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