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ID:34675947

大小:1.72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09

上传者:U-24835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_第1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_第2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_第3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_第4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论文题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21160115作者姓名张霜梅指导教师戴钢书教授万方数据 分类号密级注1UDC学位论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题名和副题名)张霜梅(作者姓名)指导教师戴钢书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姓名、职称、单位名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交论文日期2013.5.20论文答辩日期2013.5.22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06月23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注1: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万方数据 THESTUDYOFCULTURINGTOP-CREATIVETALENTSAMasterThesisSubmittedto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Maj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uthor:ZHANGShuangmeiAdvisor:DAIGangshuSchool:SchoolofMarxistEducation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论文使用授权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万方数据 摘要摘要创新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源泉,而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大量积聚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关键,同时也是高校培养人才之根本。自2005年,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成为当今学术界乃至社会的令人尴尬却又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党的“十八大”大召开又一次把“人才”这个建设社会主义所亟需解决的任务推上风口浪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创新教育途径。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它有何特点?古今中外人才培养思想方面有何可借鉴之处?与普通人才相比,他们的成长过程又有什么特殊规律?对其进行开发和培养又有怎样划时代的意义?一切问题笔者都尝试做出解答。而当今我国教育体制本身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理念陈旧、培养目标错位、培养重点阶段定位不准确等等。若要令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还需客观认识当前的问题,正视问题并革新培养理念、改革教学制度、扶正培养目标、创新培养途径。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包括隐藏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列宁斯大林全集和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思想中的只言片语中,从我国古代人才培养的思想精华中,梳理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渊源;其次,在学术界众多研究中,深挖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外顶尖人才的成长过程,阐述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要素和规律;再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党和国家发展之必需之时,探究我国当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不足,从各个角度分析当前培养之不足的原因;最后,对症下药,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社会的视角,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路径。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渊源;成长规律;培养途径I万方数据 ABSTRACTABSTRACTInnovationisthesourceofnationalandsocialprogress,andthegrowthandaccumulationoftopcreativetalentsisnotonlythekeytothecountrytowardsprosperity,butalsotherootofcultivatingtalentsinuniversity.Sincethefamous“TsienHsueshen'squestion"in2005,cultivating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hasbecomeoneoftheembarrassingbuturgentproblemsoftoday'sacademiccirclesandsocial.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EighteenthCongresspushed“Topcreativetalents”----theurgensocialismconstructiontaskintotheteethofthestormagain.ToimplementthestrategyofreinvigoratingChinathroughhumanresourcedevelopment,constructaninnovativecountry,thecoreisthe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thekeyistofoster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thefoundationistoinnovateeducation.Whatisa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Whatcharacteristicsdoestheyhave?Whatcanwelearnfromtalentsthoughtsallovertheworldandhistory?Comparedwiththeordinarypeople,whatspecialrulesdoestheirgrowthfollow?Ihavetriedtoanswerallthosequestions.Buttherearemanyproblemsinoureducationsystemitself,suchasoutdatedtrainingconcept,dislocatedtrainingtargetandsoon.Tomakearangeoftopcreativetalentcometothefore,weneedtofacetheproblems,innovatetrainingreformofteachingsystem,strengthentrainingobjectives,innovatewaysoftraining.Atfirst,thispaperteaseoutthethoughtoriginoftop-notchinnovativepersonneltrainingthroughtheMarxdoctrine----includingthecoreideologyhiddenintheclassicalworksofMarxandEngels,LeninandStalinand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fourgenerationofcollectiveleadership,andtheessenceofancientChinesepersonneltraining;secondly,digtheconcept,characteristicsof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inmanyacademicresearch,combinedwiththegrowthprocessofChineseandforeigntoptalent,analysisthegrowthfactorsandrulesof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thirdly,miningthecurrentshortageoftraining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analysissufficientreasonsofcurrentculturingfromeachangle;finally,anantidoteagainstthedisease,fromtheadministrativedepartmentsofeducation,schoolsandsocialperspective,putforwardthenewpathtocultivate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II万方数据 ABSTRACTKeywords:cultivate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IdeologicalOrigins;lawofgrowth;trainingpathwaysIII万方数据 目录目录第一章引言......................................................11.1研究现状.....................................................................................................11.1.1关于国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11.1.2关于国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21.2研究意义.....................................................................................................31.2.1党和国家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之亟需..............................................31.2.2当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之不足......................................41.3研究方法.....................................................................................................41.3.1文献法.............................................................................................41.3.2调查法.............................................................................................41.3.3个案法.............................................................................................51.3.4借鉴法.............................................................................................51.3.5图表法.............................................................................................5第二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思想渊源................................62.1中国古代先贤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精华................................................62.1.1人才评价标准:以德为主,德才兼备.........................................62.1.2人才选拔标准:选贤任能,人才至上.........................................62.1.3人才任用标准:广开言路,知人善任.........................................72.1.4人才培养标准:以德服人,启发教学,知行合一.....................72.2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思想....................................82.2.1马克思、恩格斯:人才的本质、人才分层、个体异化以及人才的总体发展规律理论.......................................................................................82.2.2列宁、斯大林:充分吸收旧社会遗留人才、对内培养与对外引进共塑工人阶级先进人才的思想...................................................................92.2.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思想...........11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143.1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143.1.1人才的内涵...................................................................................14IV万方数据 目录3.1.2拔尖创新人才的应有之义...........................................................143.2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153.2.1独立性...........................................................................................153.2.2高端性...........................................................................................163.2.3创新性...........................................................................................173.3拔尖创新人才的成才要素.......................................................................173.3.1自身要素.......................................................................................173.3.2环境要素.......................................................................................193.4拔尖创新人才的成才规律......................................................................213.4.1个性显现.......................................................................................213.4.2主动积累.......................................................................................223.4.3反思创新.......................................................................................233.4.4责任促动.......................................................................................24第四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54.1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环境....................................................254.1.1国内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254.1.2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亟需人才基石.......................254.1.3市场经济与信息化经济呼唤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264.1.4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274.1.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各国共识...................................................274.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284.2.1当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284.2.2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284.3当前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294.3.1一流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策略的错位...........................................294.3.2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误区.......................................................304.3.3教学改革和管理的失当...............................................................314.3.4对人才成长规律的不尊重...........................................................32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335.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措施..................................................................335.1.1制定教育倾斜政策,进一步扩大教育投入...............................335.1.2超常教育期待立法.......................................................................34V万方数据 目录5.1.3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355.1.4政校分开,大学自治,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365.2高等院校教育改革..................................................................................365.2.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65.2.2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从“通识教育”到“全面教育”...........385.2.3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395.2.4创新教学实践,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05.2.5树立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42第六章结束语...................................................44致谢............................................................45参考文献........................................................46VI万方数据 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1.1研究现状1.1.1关于国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自2008年以来,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作者以“拔尖创新人才”为主题和关键字,在CNKI上进行全面检索,结果发现,2001年至2012年,共发表论文1427篇,其中:680篇收录于《中国期刊网数据库》,365篇收录于《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7篇收录于《中国重要会议论文》,89篇收录于《中国优秀学位论文》中。笔者对其按发表年份进行划分,如图1-1:发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论文数2238267494964811712022863464003002001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图1-1论文发表年份分布图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专门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限尚短,自2001年始,至2003年达到一个小高峰,2008年以后快速攀升。笔者分析认为,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举行,提出了“努力造1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宏伟战略目标,引发学术界对人才的思索。2003后,相关的研究短暂衰减,直到2005年,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与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激励,2006年之后,关于拔尖人才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研究对象的层次来讲,既关注早期教育和中等教育,又注重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但就数量而言,学者们更倾向于在高等教育的视域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研究内容上看,既注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特点、培养的意义和路径以及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的理论研究,又研究了当前高校对其进行培养探索的实践经验,既对拔尖人才进行分专业的研究,也重视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塑造。1.1.2关于国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为中国对其成长规律的总结及培养途径开辟,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模型。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著作有: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主编的《国外领导人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主编的《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代表性的论文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从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曲线看其创新教育》、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才集聚环境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互动调整》的马陆亭教授的《OECD国家高等教育投入的典型模式》等等。(1)研究对象的针对性强。例如:杨光富教授对哈佛商学院、新加坡文官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印度拉芭斯国家行政学院及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六大院校,深入研究了其对领导人才的全面培养;马陆亭教授分别对美国、韩国、法国、丹麦、瑞士等国家的高校体制进行深入研究。(2)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德育进行了分析探讨。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中国地质大学的国旗、李祖超撰文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拔尖创新人才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对其共性与差异性分别分析《理论月刊》(2010年),并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德育提供了启示。论证了拔尖创新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途径、内容等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研究的加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3)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刘献君教授2万方数据 第一章引言总结了发达国家人才涌动的根本内在原因在于,它们能够充分认识并利用高端人才的成长规律,因势利导,注重成长规律自身的矛盾运动,并根据博士生独有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1.2研究意义1.2.1党和国家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之亟需进入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拔尖创新型的人才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而屹立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制高点,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何谓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对其进行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如何利用其发展规律,借鉴古今中外高端人才培养的思想精华及实践经验来建立健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中华儿女的“中国梦”,书写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其意义重大且深远。早在唐朝,唐太宗就阐述了人才的至关重要性:“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民主革命先驱、国父孙中山先生亦云:“人既尽其才,则百事[1]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要想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智慧与创新能力,不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是不可能的;要想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必不可少的,是最给力的资源。2003年底,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人才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年底,中央协调委员会成立,对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人才强国战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战略之一,2006年“十一五”计划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门一章单列;2007年写入党章和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规划出人才发展的宏伟蓝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人才工作作为了党建的一部分,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状况提出新构思:要实行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由[2]人才大国迈入人才强国。这表明,党把人才工作提高到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书写人才强国的新篇章,推动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给中国人才带来生意盎然的春天。3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2当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之不足1.微观性研究成果多,宏观性研究成果少。大多数研究成果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现象,使规律的总结不够客观准确,不利于进一步地进行培养模式的研究。2.零散性研究成果多,系统性研究成果少。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体系还不够全面、规范、系统,多数研究是围绕着拔尖创新人才的某一成长阶段或成长因素展开,尚未能够对林林总总的培养模式加以提炼概括,提炼出科学的培养模型;3.经验性的总结多,理性分析的研究少。经验总是局限于某个个案,若不上升到理论层次,则难以推广吸纳。4.自行选题的总结多,针对教育部最近几年开展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拔尖人才计划、试验、改革总结总结少。系统、全面、深入总结这些方面的经验是极其重要。这也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亟需建立一个具有比较强的普适性的培养路径,这正是本研究要做的开拓性的尝试工作。1.3研究方法本文坚持以马列主义、中国四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在十六大以后的人才战略指示,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1.3.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有关的研究资料,了解长期以来国内外名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实践经验,以作为本课题研究之基础。主要包括检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强和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有关政策、文件和规章;整理相关调研数据和资料等。1.3.2调查法运用典型调查或重点调查方法,把握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基本状况,尤其是要了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运用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了解相关人员对待这些新情况的态度、建议等。4万方数据 第一章引言1.3.3个案法采取个案法,以国外高校(如哈佛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经验,来为我国之于培养路径的探索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借鉴。1.3.4借鉴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针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环境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构建当代中国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1.3.5图表法在“研究现状”这一节中,对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并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直观表现研究成果的年度分布状况,令读者一目了然,更清晰得分析研究成果年度分布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所必须一般方法,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等。5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思想渊源人才的首要问题是人才观的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才能令人才犹如雨后春笋版大批涌现。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如此。下面笔者将从古今中外先贤们的思想闪光中,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2.1中国古代先贤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精华从秦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有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华,然而不可避免的,每一个兴盛的王朝都有一位英明的君主,而每一位英明的君主都致力于寻找杰出的人才——即国之栋梁。2.1.1人才评价标准:以德为主,德才兼备古时的人才称之为“贤”。在一定程度上,“贤”就是“德”。儒家思想自汉武帝时便成为中国各个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其主要先贤如孔子、孟子、荀子等言传身教之下,“德”成为衡量人才最重要的标尺。而在众多德行中,“孝”又是重中之重,判断一个人是否“贤能”,往往考察其是否“忠孝”。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劭所著《人物志》是封建王朝论述人才的代表作,也是史上第一部人才学著作,他归纳了儒家中人才的道德规范与用人之道,认为“德才兼备、聪明平淡”之人才是真正的“贤”。2.1.2人才选拔标准:选贤任能,人才至上要选拔人才,首先就要“知人”,知人方能善任。“知人”的方法有“听其言、[3]察其行、观于友、询于众、试以事”,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尧就创造性地开辟了选贤举能的“禅让”之举。文景之治时,又诞生了察举制,这为人才选拔确立了更为明确的制度。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令广大人才不论贫富地位,都可通过分科考试脱颖而出。科举制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考察和竞争机制,破除了门第之见,令“有教无类”得以实现。6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2.1.3人才任用标准:广开言路,知人善任儒家学说认为知人还需善任,善任需任人唯贤;不求全责备,应宽以待人;[3]要“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真。”西汉时,贾山在《至言》中阐述广开言路的道理,向汉文帝进谏,并得到采纳。在封建统治的鼎盛时期的唐朝与宋朝,人才任用制度也有很大的进展:唐太宗广开言路,开创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在人才实践和人才理论上均获得重大建树,开创了唐代的文明盛世。宋代改革家王安石认为人才的得失关系国家安危,[3]在《兴贤》中呼吁“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在人才任用制度方面作出改革。2.1.4人才培养标准:以德服人,启发教学,知行合一儒家十分注重“育人”——即人才的培养,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4]业、解惑也”,提出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启发”一词来自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朱熹为此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之后,《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主张,认为在教导学生时,应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而阐明启发式教育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行”,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称之为“善”。知行合一,是由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所提出的,他在所著《传习录》上说道:“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7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思想2.2.1马克思、恩格斯:人才的本质、人才分层、个体异化以及人才的总体发展规律理论马克思坚持理论与实践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并将这一基本精神贯穿于全人类谋解放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中,从而创立了“共产主义”人才观。2.2.1.1人才的本质理论人才的本质归属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是自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人的社会性是人存在[5]的表现形式,人的实践性是人发展的方式,三者集中体现的人的本质。2.2.1.2人才的分层既然人才的本质就是人的才能的本质力量,由于这些才能各有高低,所以它不单决定了人之所以成为人才,还决定了人才可以分属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比如说,人才既存在潜显之分,也有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之分,高级人[6]才往往在少数里,应鼓励冒尖,不能阻止冒尖。2.2.1.3劳动异化与人才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和相应的表现形式,认为成才和才能的异化有与异化劳动相类似的情况。一旦发挥才能沦落为纯粹谋生的手段而脱离了人自身的发展,就意味着它开始了异化。在阶级社会中,成才和分[7]工让主体成了片面的人,惟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2.2.1.4专门人才(1)科技人才马克思有文章专门论述科技人才的经济价值——即他们所产生的作用或价值,指的就是科技人才的能力、贡献与培养他们的成本间的比率。(2)领导干部马克思撰文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领导干部的专业化和知识化提出了客观要求,它包含两项基本内容,其一是领导干部本身的专业知识,二是对具体专业工作的领导能力。8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2.2.1.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不仅要“通晓整个生产系统”,而且要成为“高度文明的人”。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8]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2.2.1.6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不但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内在地包含了对社会生活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者间辨证关系的精到表述,为我们提供了洞悉社会人才发展一般规律的关键。(1)才干是在实践中积累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述道,人们“通过生产而发展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9],从而为我们说明了:人的知识与才干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增长的,也正是生产实践使得思想、观念以及语言得以产生并且发生演化。(2)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才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前提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极低,这时的人类的全部时间几乎都花费到了生产物质资料的体力劳动中,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的一步步发展,一部分人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开始从事脑力劳动与专门的技术工作,这就是人才的雏形。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社会中各色人才的涌现、分层、数量以及质量,物质生产力的与精神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推动了人才的再次分化与升级。(3)人才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撰写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他认为科学只是人的生产[9]力所表现出的一种形式,人才才是改造物质世界的主体。人才是科学的创造者与载体,他们也同样是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因此其发展同样以物质和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并能以能动的方式施加反作用于人类社会。2.2.2列宁、斯大林:充分吸收旧社会遗留人才、对内培养与对外引进共塑工人阶级先进人才的思想2.2.2.1列宁的人才观9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列宁的社会主义人才观由一系列思想和观点所组成,是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才是时代的产物首先,时代造就和锻炼人才。其次,时代制约和规定了人及其才能的发展方向。列宁认为,人才来自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特别是人生活其间的时代造就了人才;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人物,而革命需要哪方面的才能,人那方面的才能就会得到充分发展。(2)人才的重要性列宁曾著文论述了社会主义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资源,无产阶级要想取得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最终胜利,就必须培养、选拔和使用大量的各类人才。他号召全社会像“爱护眼珠子”一样爱惜[10]人才,尊重一切热爱社会主义、奉献自己青春的大师与专家。(3)人才的思想品质与才能无限忠诚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11]“我们应该培养„„能把整个一生贡献给革命的人。”具有丰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懂业务,并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④精明强干,埋头苦干。⑤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提出,所有优秀分子都应不畏惧任何困难,不怕为达到自己庄严的目的而进行的任何艰苦斗争。(4)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任用列宁对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原则与途径进行了阐述。①人才培养、选拔与任用的基本原则。第一,宁缺勿滥。“我们应该把真正合[12]乎标准的质量这一点看得比一切计算更重要。”第二,合理安排和使用人才。②培养、选拔与任用人才必须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首先,人才的选拔应来源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的主力军,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获得并保持政权。其次,从实践中选拔、培养人才。再次,从青年同志中选拔人才。(5)加强对人才的评价与研究工作列宁认为,必须做好对人才的评价和研究工作,才能为人才的培养、选拔迈任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若不能总结专家的劳动成果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若不能了解问题的本质并加以研究,这样的共产党员就是害群之马。10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2.2.2.2斯大林对列宁人才观的实践与发展斯大林不但从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人才思想,而且对其人才思想的范围和深度进行了相应的拓宽与深化。斯大林提出两个号召:“干部决定一切”、“技术决定一切”,并专门撰文就这其进行了论述。(1)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才斯大林认为,只有同时兼具政治水平高和业务素质好这两个基本特点的人,才可以被冠以社会主义人才的美誉。(2)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加快人才的培养斯大林强调:没有社会主义人才的大量涌现,就不能指望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向前,更不能令社会主义国家迅速赶超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必须加快培养人才,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3)干部的培养、挑选与任用理论。①培养、挑选与任用干部的重要性。他认为,干部人才具有决定性意义,是[13]最宝贵的资源,确立了“干部决定一切”思想。②正确培养、挑选与任用干部的含义:要重视干部、了解干部,要用心培养、使用干部,要及时而大胆地提拔年轻干部。③培养、挑选与任用干部的途径:加强教育和培训,重视实践锻炼,建立审查制度,重视自我批评,实行新老干部相结合。(4)知识分子的培养、挑选和使用理论。①要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要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培养和吸收无产阶级自己的行家。②对待知识分子应具有正确的态度。即真诚的关爱、细心的培养、耐心地教育、不拘一格地选拔、激励性地评定。③要具有培养、挑选任用用知识分子的途径。既要加强学校教育,也要从企业实际工作者和熟练工人中培养、选拔技术人员。2.2.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思想2.2.3.1毛泽东的人才思想:“又红又专”、“德才兼备”根据时代形势与中国具体国情,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创新,从而确立了“又红又专”和“德[14]才兼备”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贤德本体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专门概括出以毛泽东同志的人才思想,即“坚持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14]识分子与农民工人相结合”的育人方针,改善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共11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主义道德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青年。可以看出,“又红又专”这一根本要求始终贯穿其间,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原则的体现,还是毛泽东思想中人才思想这一有机成分的核心。毛泽东指出,我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任人唯贤、不谋私利,应以坚决听从党的指挥,执行党的路线,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为准。2.2.3.2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才工作的经验,理论联系实践,实现了创新,从而形成了新时期的人才思想,即以“两个尊重”为主要特点的“知识本体论”。所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就是针对知识和人才的结合体——知识分子,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挥。我们综览邓小平著述中的人才思想,不难发现其中处处蕴含着对知识、对人才、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这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15]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培养、选拔与任用人才的思想基础。2.2.3.3江泽民的人才思想:“科教兴国”,“创新为本”[16]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它以“科教兴国”为主要内容,是“创新本体论”。江泽民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既是人才开发的新兴平台,又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体应用提出了更高的全面要求。概括地说,江泽民“创新本体论”的人才观有下面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一要厘清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与重要地位,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二要明确这一点,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必须从人与社会共同发展、自然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三是“四个尊重”。江泽民同志深化并拓展了邓小平的“两个尊重”观念,提出“四个尊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劳动,[17]并把它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长期目标。2.2.3.4胡锦涛的拔尖创新人才思想:“人才强国”,“效能为本”胡锦涛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手中接过人才思想,又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要求之下对其进行深入的发展开拓,正式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说法与“以人为本”这一强国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以“人才强国”为特征的“效能本体论”。12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以人为本要求在培养、选拔与任用人才的时候,必须始终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统筹各个具体环节,从而争取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效能为本的根本也是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从而需要促进人才发展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将要确立的战略布局必须保证人才优先发展,要始终服务发展、以用为本;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的效能”[14]。2.2.3.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我党各代领导人的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崭新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是我党和我国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础,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正是由于它的示范作用,我国的各代领导人才得以确定了人才思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领导了“革命救国”,并在具体的革命实践里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中国化,培植出毛泽东人才观这一丰硕成果;邓小平同志接过建设的大旗,实现“改革立国”,人才工作由此开始了重心的转移,从“革命”移到“建设”,收获了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江泽民同志“执政兴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了又一人才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力投入“发展强国”,从而在强国方略中为党的人才思想留出了一席之地。在我党各代领导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人才思想中,有一条鲜明的,贯穿其终始的红线,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线,这是自建国以来,我党人人才思想的精髓。13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首先必须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内涵进行准确把握,这是理论研究的前提。3.1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3.1.1人才的内涵人才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现实社会中,运用自身的才能或技能在各个行业、各类工作中进行创造性劳动,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二是必须具备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双重要求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决定人类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中,人才的判断标准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它认为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其素质应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的衡量标准。3.1.2拔尖创新人才的应有之义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学者周冉和杜枫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崇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并能够独立地进行科研创新;三是心理素质要过硬,不仅能自己独立地思考和劳动,而且还要拥有较强的团体合作精神。曾担任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的郝克明则将拔尖创新人才定义为在社会各个行业尤其是在科技管理领域中一批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做出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人才或带头人,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定[18]的共性,即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社会荣辱观、过硬的创新能力。通过分析学者们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含义的理解,笔者认为拔尖人才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才,是因为他们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突出的科研能力和超凡的创新能力,而关于学者们提及的知识、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等等要素都不是拔尖人才所独有的,是一般人才就具有的特征。独立的人格是拔尖创新人14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才首先必备的要素。只有具有了独立的思想,他在看待事物时才能得出独到的见解,进而为追求真理不断地努力钻研,不断创新,从而对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其次,创新能力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所独有的特征。这里的创新不单单只包括科学理论上的发现和发展,还应囊括将科学理论成功运用到实践领域,形成技术发明或专利产品,进而实现了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目的。与之相对应的创新人才的范围自然也就扩大了,既包含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也包括生产领域以及经营管理领域等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备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精,在社会的某一个领域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进行研究开发,并对社会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的高素质人才。3.2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3.2.1独立性3.2.1.1人格的独立性拥有独立的人格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特征。世界上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从小性格孤僻,独立性强,这种独立的个性成功地促成他提前进入了个体时代,促使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剖析人格的独立性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即自立、自制、自主。第一,自立是人格独立性的首要因素。它与依赖相对应,是指能够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去完成各类事情。第二,自制是人格独立性的必备因素。与任性相对应的自制,具体来讲,就是能都自我控制内心的情绪和实际行动,它是促成独立性人格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是,创新能力是否会因为自制而受到影响呢?其实是不会,创新能力反而会因为自制而得到提高。这是因为在面对各类事物尤其是各类困难时,自制能力能使个体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冷静的心境,进而可以有效地迸发出自身的活力,推动创新能力的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具备了自制能力,在创新路上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阻扰,也会无所畏惧,勇敢前进。第三,自主是人格独立性的核心因素。自主是与从众相对应的,从众是指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压力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计划或行动,而自主却恰恰相反,无论外界怎么施压,个体总是能够秉持自身的观点,并且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实践。15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自主与前两个因素相比更为重要,它是人格独立性的最终表现和终极目的。因为人作为社会群体,受到外界方方面面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所以要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必须能够抵住外界影响,不随波逐流,按照自己正确的观点去行动。3.2.1.2思维的独立性具备独立性的思维,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另一独立性的重要表现。所谓思维的独立性,是指个体从不依附于现有问题的答案,也无需借助于其他人的力量,而是带着质疑的精神,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推动科学文化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独立思考能力强,与他人交流少,他的老师韦贝尔因此认为他虽然很聪明,但是却什么都不愿意与他人沟通,性格孤僻。其实这恰恰是他拥有独立性思维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种思维独立性的优势,才促使爱因斯坦敢于与当时权威理论挑战,进行不懈努力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他也提出了自己对思维独立性的见解,“思维独立性是学习的第一要务,它远比获取专业知识[19]要重要。”思维的独立性强调不依附于权威,不随波逐流,能够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始终都保持独立性。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在很多取得显赫成就的伟人中找到。正是因为有了独立性的思维,才促使他们孜孜不倦地去寻求真理,不畏艰难得冲破阻碍,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3.2.2高端性高端性,毋庸置疑,是指高于一般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之所以称其为人才精英,主要是因为这类群体拥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知识水平高。这类人群接受过高等系统教育,学历都在本科及其以上,知识结构严密。第二,业务水平高。受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影响,他们在自身的行业中拥有较好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地捕捉前沿性的东西,取得了副高以上技术职称,在同类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名气。第三,社会贡献大。单纯只是能力水平高,不能称其为高端性人才。必须在自身所属的行业或领域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有所建树,对国家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冠以高端人才的称谓。第四,管理协调能力水平较高。现代社会,很多工作都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所以高端性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的能[20]力,懂得如何更好地带领团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关于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我国长期使用行政系统中使用的定义标准,即根据16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职业称谓或者学衔、学誉称号来划分。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大学院校中的教授、副教授,工程行业中的工程师,医疗行业中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等。这些标准在界定高层次人才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标尺作用,但是界定范围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一是一部分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由于年老、疾病或转行等其他原因,可能已多年不再从事科研等工作,也从未给本行业带来贡献,也就无法归为高层次人才的行列。二是受我国职称改革的影响,在本行业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本应属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却因为没有取得相应的职称而被排除在外。3.2.3创新性所谓创新,简单来说就是摒弃旧的东西,制造新的东西。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就是指取得了不同于以往的新事物,比如新的方法、新的工作机制等等。那么,作为创新性的个体具有哪些特征呢?第一,具备创新意识。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有创新的动力。第二,拥有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知识水平,严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工作的有利保障,是创新的助推剂。第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创新性的个体不仅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社会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四,具备高层次的知识素养。知识素养主要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形成[21]的,它是推动创新工作不断进行的基础。创新性与高层次两者既有相同处也存在不同处。个体若缺乏创新性很难算得上一位高层次的人才,即使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也不一定能够成为高层次的人才。比如现实生活中,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受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就很难符合高层次标准的要求。另外,个体符合了高层次的要求也可能缺乏创新能力,比如一些人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会随着年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步降低。3.3拔尖创新人才的成才要素3.3.1自身要素3.3.1.1活跃的创新思维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那么第17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个走出路的人,就是敢为天下先的人,就是开辟创新的人。正如记录是用来打破的一样,固有的思维模式也是用来突破的。在这里引进一个概念:迁移,即先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好的影响是正迁移,负面的影响是负迁移。那么,打破思维定式就是消除负迁移,这对人才进行创新至关重要,是创新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把负迁移降到最低呢?那就需要思维训练。创新所需要的不是聚合思维,而是发散思维;不是闭合思维,而是开发思维;不是墨守成规,而是独辟蹊径。因此,思维必须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知识产权法中,被保护的劳动成果必须具有独创性,有独创性才能称之为是创新。要形成活跃的创新思维,需要对思维进行长期的训练,更需要自身有较高的理想与追求。再者,思维必须具有洞察力,优秀的洞察力可以令人发现问题、抓住要害。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在创新思维形成的初期,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这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有可能一直持续到30岁,因此,要给与人才充分的成长时间,为他们磨练心智创造环境。3.3.1.2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正确的研究方法根据调研结果,如要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即从平时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和积累经验的能力,这是排在第二位的拔尖创新型人才行为特点。对于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员来说,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认为,研究方法的进步才促使科学屡次前进。科学的发展史进一步表明,正确的运用研究方法,是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方法和科学同生共长。正确的研究方法指的是,符合科学规律和研究特点的,适用于从事技术开发、科学发明和实验研究等的方法。科研人员只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遵循科研[22]之路,取得进展或突破,才能叩开科研成果之门。3.3.1.3热爱真理,执着探索远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实践了他的名言: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科学发展至今,每一次的重大突破无一不是科研人员对真理孜孜不倦得追求的成果。只有对真理心怀热爱与敬畏,才能冲破万难、排除险阻,无限接近真理。而每取得一些新的发现,总会出现更多新的未知,因此,真理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到达。这就给意志不坚定之人以沮丧之心,从而放弃追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克服这一点,尽管真理不可能到达,但每一个新发现都会揭开它的面纱一点,哪怕只是分18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毫,都预示着我们已更接近它。未知是可怕的,但对未知的恐惧才是最可怕的。只有不畏艰险、执着前行,才能有新发现,才能取得科研成果,才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3.3.1.4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具体是指调动整个团队中所有成员的资源、才能和智慧,为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而进行彼此间自愿合作、协同努力的做法和精神。《团队智慧》认为,“团队是拥有不同特长人员的有机组合,并致力于共同的工作目标、共同的目的[23]以及相互负责的处事方式”。在团队中,奉献精神最为重要。团队中的个人必须要有团队意识,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产生冲突之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团队利益,否则整个团队就会成为一团散沙,难以齐心协力攻克难关。除了奉献精神,科研人才还必须具备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长于分工协作。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令整个团队充满智慧的闪光,促进队员之间的融洽关系,更好地为科学创新服务。3.3.2环境要素3.3.2.1打开视野,走出国门据教育部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五分之四以上的中科院院士都是“海归派”,而如今科研的重大突破点几乎全与国际间人才的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有关。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创新过程中,全球视域下的资源共享与交流碰撞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开放的国际学术交流是人才创新的重要因素,全球范围内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是拔尖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第一要素。所以,要想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跟踪国际社会发展的前沿,[24]并及时地融入到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之中。3.3.2.2优良的创新环境(1)良好的工作条件创新活动的特殊重复性、反复性、繁琐性与探索性就决定了它的完成必须经过大量的重复测试、资料查阅与现场调查,因此需要精良的科学仪器如数据库、测试机、统计软件等,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对实验室的条件要求更为严格。研究发现,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无一不是由反复试验造就的,而文学大师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写作与创作环境才能获得创新灵感。19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稳定而持续的经费支持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累积。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灵感是创新的源泉,但为了获得这“百分之一”,需要长期的勤勉与磨练,也需要物质经费作支撑。因此,在创新活动中,除了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界也要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研究表明,四分之三以上的科研人员认为人均研究经费每年要达到10万至15万,这其中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要达到20万,并要持续五年以上。3.3.2.3自由的创新空间(1)弹性化的自主空间此乃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创新需要批判与质疑精神,没有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精神空间,是不可能达到的。思维空间就如同一栋房子,如何建造应由设计师决定。创新人才只有自主支配大脑活动与自身行为,拥有创新所需的软硬环境,并且生活无负担,才能才能充分拓展和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建造自己的思维建筑,全身心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2)爱才惜才的领导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们常说的“知遇之恩”便是如此。每一位英明而有远见的领导者都把对人才的重视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以顺应人才的个性、发挥人才的优势为己任,为他们进行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注重人才的道德、情感需求,不苛求成果,不急功近利,耐心引导,鼓励实践,与创新人才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励人才发挥聪明才智,脱颖而出。3.3.2.4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人才的评价机制离不开社会物质基础与思想观念。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在利己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盛行“英雄主义”,注重人才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促使个人的价值实现。而在以集体主义为思想指南、讲求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国家则注重人才的政治觉悟与团队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当前我国的评价机制依旧以行政为主导,注重人才对集体价值的追求,对人才的评价更重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和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对待不同类型的人才应有各自不同的评价方法:对拔尖的党政人才应注重考察其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对企业应用型人才则注重市场经济的作用,对科研学术型人才则聚焦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考察。评价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价值的20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的大小、社会满意度等等。不论是对哪种人才进行何种评价,都必须保证评价的客观公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激励人才开拓创新。3.3.2.5对人才的准确定位人才因其气质、性格、优势的不同,因此其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不同特点的杰出人才应根据其兴趣和优势,选择最适合的工作岗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拔尖人才的创新过程中,兴趣是首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衍生热爱,因热爱而执着探索,继而到达成功的彼岸。研究表明,人才所从事的职业是否符合自身倾向,是否适合自身的个性特征,对其创新能力的挖掘程度和知识的发挥程度以及成才的速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身处日新月异的社会,创新工作若要依靠自身单独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团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创新团队的中,各类人才无一不是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分工明确,长于沟通,甘于奉献。创新人才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价值观念趋同,目标明确并一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其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创新速度往往比单枪匹马要高得多。3.4拔尖创新人才的成才规律理想与现实、继承与创新、内因与外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勤奋与方法等联系,都是人才成长的规律。更有人总结出了八大规律:累积效应、师承效应、马太效应、期望效应、共生效应、扬长规律、综合效应、最佳年龄。笔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要遵循上述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有其独树一帜的内在规律,即:个性显现、主动积累、反思创新、责任促动。3.4.1个性显现所谓的个性,通常指的是一个人身上能够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总和。古今中外,拔尖创新型人才都具有其独特的创新型人格特征,即个性。所谓个性即个性心理,在西方被等同于人格,是指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心理方面与他人区别开来的代表性特征。内心情感、意志、态度、道德等因素的高度统一,并展现出独有的气质,便是个性化的象征。一般来讲,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稳定的情绪以及顽强的意志等高度个21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5]性化特征。个性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历程来看,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与释放。尊重个性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树立尊重人才、崇尚知识、希望成功的价值理念,以人的能力为本,重视发现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其所拥有[26]的知识、能力的大小多寡为标准,生产、分配以及使用社会财富。在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研究时发现,他们在心理上被当做真正的社会人来对待。教育者善于发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激发其好奇心与兴趣,维持创新热情,拓展发散性与开放性思维训练,使其勇于质疑、自主积累、主动探索,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气质与情感,发挥其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蒙和引导,使其形成一套独有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方法,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协同、学会做事”。因此,培养出具有卓越的智慧、开阔的胸襟、以及远大的目标的智慧型拔尖创新人才,应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最高使命。而高等教育更应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尊重其主体地位。为了使学生对学习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自由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安排上,来为学生潜能和禀赋的挖掘、开发创造出宽松的学习和社会环境。从这方面讲,教育者要善于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学科前沿性的创新课题,以及期望具有创造性成果但兼具风险的学术论文选题。此外,现在倡导的个性化教育是在认同个体生理差异的基础上,重视人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并注重个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等相关能力的培养,还非常强调个体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都应该努力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可让个体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个体的创新素质。3.4.2主动积累这个过程是任何一个拔尖创新人才扎实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及开拓视野的过程,是其自主地积聚科学文化知识及人文素养、并将科学与人文内化为智慧的过程。任何一个拔尖创新型人才都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影响结果,兼具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并充分利用二者的力量,不断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真谛。拔尖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备四类知识:第一,专精的核心知识。核心知识即22万方数据 第三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理论研究专业知识,拔尖创新人才的专业知识必定是业内佼佼者。第二,全面的基本知识。拔尖创新人才常常兼具数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数个身份,他们拥有最坚实的专业知识,又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他们的创新点常常集中于学科交叉点与专业边缘,因此丰富的基础知识便成为其创新的温床;第三,适当的方法论知识,第四,有效的应用性知识,这两类均是方法论的知识,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将其有效地运用。“科学是认识、研究并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根据客观实际来办事,是符合客观规律来办事”,因而,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中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是其自身自主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并不能因此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人文精神是精神世界的必须品,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处于最高层,是对人、社会和自然的终于关怀,是人之所以要成为人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是上层建筑层面的,它不仅关系到言行的文野、思维的智愚,也关系到人格的高低、社会的进步,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3.4.3反思创新一个人如果缺乏反思精神,那么他不但不能成为创新人才,更不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从学思不能偏废,而应深层次结合的基础上认定了两者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缺乏反思精神,那么他不但不能成为创新人才,更不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伯莱克认为反思是一种批判性地考察情境及自身行为的能力,它立足于自我之外。反思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以传统习惯或情绪冲动作用于行动,而是促进思考,以思考指导令人信服的行为。惟有人才具备反思的能力,反思使人能够对自身言行、思想,以及当时曾面临的各种问题及问题产生的环境进行反复重现,从而从善改正,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经常性地进行自觉而高效的反思是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反思的目的是创新,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有创新的勇气和的创新的意识。他们不墨守成规,也不迷信名人,具有质疑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与锐利的分析力;勇于突破既有认识和开拓新领域;他们善于揭示各种细琐问题后的关联,善于发现表象上毫不相干的事物的本质联系。23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4责任促动责任是个人对社会显示的能力。一定意义上,道德就即自觉履行责任,人的社会化,也就是培养自身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人的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规定和使命,责任的这一本质规定决定了责任的价值。一方面,责任能激发人们向社会负责,不断创新的热情。责任感是个人意识到其社会角色并下决心履行对应任务时的心理反映,它对人的行为能产生持续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责任能矫正人的权利和自由。对责任的重视,也就是对塑造人心灵秩序,及对建立人类社会运行秩序的重视。责任一则为社会和人类的永存和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支持和动力,一则为人类文明的进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做出质和量上的双重规定。责任意识品格构成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中永相伴随的品质。必须具有责任意识,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形成创新的智慧,开拓的勇气,创造的魄力,学习的动力,和竞争的胆识。责任教育不但是深层教育,也是长期教育。其基本内容包括: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以及对人类负责。在科技飞速发展,全体国人共筑诚信精神的今天,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责任意识培养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着眼课堂教学,寓教于学;二是营造责任环境,培育其责任情感;三是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令其重视责任践履;四是尊重其主体地位,激活责任需求。通过这些良好的责任教育,从而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健全的人格、达观的心态、养成其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形成有利创新思维的心理品质。24万方数据 第四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四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2005年曾去看望病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钱老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忧心我国的人才培养现状,新中国成立至今,培养出的人才,仍无法与民国时期所产生的大师相提并论。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国内至今老是涌现不出杰出的人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我国教育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这一艰深弗易之命题成为当今社会亟待破解之课题。4.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环境4.1.1国内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科学技术之间的较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自然也就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部分。创新能力来自于人,所以归根到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发展。拔尖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精英,在推动科技创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拔尖创新型人才更是各国培养的重点。我国也毫无例外,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培养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以推动我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更是将人才工作作为一项专门性的工作来实施,并且明确提出了人才优先、建设人才强国的要求。另外,国家还制定颁布了专门的文件如《国家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指导和规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且还采取优惠措施来使更多海外的优秀人才来到中国,为中国发展贡献力量。4.1.2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亟需人才基石2012年,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参观我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及了首次提及了“中国梦”。他认为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25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代以来全国人民最大的梦想。探究中国梦的实质,其实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的目标,而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题中之义。而如何实现中国梦,它的动力来源与哪?主要有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社会环境的改善;二是要实现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公平正义真正得以体现;三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提升国家地位,保证国家安全和统一以及主权完整。而中国梦的实现单单依靠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来共同奋斗。而拔尖创新人才在其中则发挥着着支柱作用。他们能够更好地引领中华儿女去创造,去实现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1.3市场经济与信息化经济呼唤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第一,我国顺利实现跨世纪的目标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保证科技的发展,而科技兴业的关键又在于储备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所以我国各行各业应该把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尤其是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第二,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度、高质量的增长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促进经济快速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先进科技的支撑,为其不断注入鲜活的血液,而科技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发展,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参与。所以,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保证经济健康增长的关键。第三,紧跟当前科技发展的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就是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地位。而先进科技技术的创造者则来自于科学技术人员,所以,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务必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第四,壮大我国人才队伍,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一场文化大革命造成我国人才大范围流失,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出现了断层。铁道部第十四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该局只有103个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三分之一的全部是50岁以上的,只有三分之一是39岁以下的,这样就很难保证创新血液的持续流动。虽然我国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十年来中下层的人才队伍得到了壮大,但是在如何培养青年人才使其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还有所欠缺,所以需要国家采取有效举措,以真正实现我国经济[27]的可持续发展。26万方数据 第四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4.1.4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就应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沃土,是拔尖创新人才涌现的基地。西班牙教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弊端,在他的眼里,大学的使命在于文化传授、专业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文化传授是最终社会效果,专业教学是基本手段,而“新科学家”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大学最高层次的使命。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现在所能做的仅仅是将已有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教学,那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因而当然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完成其神圣使命。“钱学森之问”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没法回避的世纪之忧。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教授对10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了教育背景分析,发现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没有一位是“新中国”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著名核物理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对比了我国与美国以及以色列的教育状况,我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堪忧。美国作为一个大国,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比如,美国拥有八所世界排名前十的学校,更是拥有三十八所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高校。而以色列虽然面积只有中国的四百八十分之一,人口也只有几千万,而且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可是却拥有七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拥有三千余家高科技企业,[28]远远强于中国。我国教育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等都背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未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优良环境。鉴于此,我国必须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教育机制,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4.1.5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各国共识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激烈,其主要核心便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决定了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拔尖创新人之间的竞争,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了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国务院参事)在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中进行了总结,一方面,她提出一个人的智商以及禀赋存在高低之分,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高智力、高创新的潜质,我们应该对这些孩子在教育上进行特殊的培养,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另一方27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面,她认为,我们应该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先进经验的国家进行借鉴以及学习。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更先进的观念,更有效力的措施,有着相关的法律保护,同时通过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了全面的扶持及保障。反观我国,目前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没有得到全面的重视,还存在着许多的争议以及矛盾,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29]的引导,并逐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4.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4.2.1当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为提高教育质量,国内教育界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尝试:一系列措施与政策的颁布表明了政府的决心——质量工程、“985、21l”工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尤其是去年由教育部发起的,在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院校实行的质量工程,分别对这些大学的自然科学类的学科进行杰出人才培养的试验;在教育部政策的指导下,中国高校纷纷采取多样措施,少年班、元培计划、英才班等层出不穷,对自然科学类和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迄今为止,国内共有33所高等院校着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15所院校成立培养基地,9所院校设培养试验区,6所院校开设创新学院,3所院校设置个性专业。他们的共同点是大都依托本校现有的资源来开展。从整个开展的时间跨度来看,10年以上的约占15%,5-10年的约占21%,2-5年的约占54%,1-2年的约占10%,并且92%的院校是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之时开展的。从成效上来看,大多数学校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所开展的培养计划效果[30]卓著,但就就业率这一指标来看,并没有显著的提高。4.2.2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这33所高等学府中,意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院校有18所,目标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为8所,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7所。由此可见,55%的院校将目光集中于学术型杰出人才的培养。究其原因,大抵与我国教育历来重科研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的教育理念有关。然而极具讽刺的是,院校的管理者们近乎一致得把院校是否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或者人才培养数量的多寡与院校的等级有关:接近100%的管理者认为“985”院校完全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一些“211”28万方数据 第四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院校也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而其它本科院校培养出杰出尖端人才的几率不到40%,民办学院与高职院校有潜力待挖掘,但目前并不具备此实力。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政府经费的划拨与师资力量的悬殊。然而众企业主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各个院校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院校等级只能说明师资力量是否雄厚,不能断言人才质量的优劣与多寡。4.3当前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应当肯定与赞扬的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大学的众多尝试的的确确获得了某方面的成功,至少在理念上已是成功的。但横向来看,国内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方式上仍有误区,注定了改革是有成效的,但终将是有限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4.3.1一流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策略的错位当今高等院校主要分为研究型与教学型,就世界范围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大都集中在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教学型的院校注重研究,研究型的院校则强调教学。但人才培养与研究绝对不是对立的,而是同生共长的,对此认识的模糊造成高校管理者对自身定位的错位,培养策略也随之东摇西摆。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件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事,即教研分离,大学负责教学,社科院负责研究,二者各司其职,渐行渐远。该举措最大的弊端就是阻隔了人才与外界的交流,湮灭了人才的热情与好奇心,导致创造力下降。90年代,一流大学的先驱意识到了这一弊端,于是尝试向研究型院校转型,然而尚未转型成功,就遭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很明显,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不应遭到抨击,相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是值得尊敬的。无独有偶,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大学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教学型院校向研究型转变伊始,美国的教育界便迎来了多方面的抨击:一说轻教学不可取,二说重实践非本职。在种种压力之下,竟没有一所大学摒弃研究的热情,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此后,层出不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源源不断的财富垄断者的产生,给了当初的抨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证明了研究的力量。美国大学的成功转型也使得美国进入人才的黄金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人才大国,对研究的重视也造就了人才培养的奇迹,成为各国竞相模仿的对29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象。4.3.2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误区这里有三个问题:1.我们要培养的是“天才”还是人才?2.关于超常儿童的超常培养。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聚焦在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国内对此莫衷一是。4.3.2.1“天才”还是人才?大部分学者赞成杰出人才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少部分则认为“天才”的成就,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他们致力于研究“天才”的脑神经,希望可以通过大脑构造的蛛丝马迹中找寻成功之道。笔者认为,首先,杰出人才绝对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对于“天才”,则持保留态度,智力的因素始终会多一点。但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罕有的“天才”,而是低一层级的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力量,绝对远胜于几个稀有的“天才”。因此,我们要培养的是后天可造就的拔尖创新人才,而非“天才”。4.3.2.2超常儿童不要超常培养笔者通过观察总结发现,“神童”必不过3年,这其中有自身智力开发的因素,有外部环境变更的因素,不论原因如何,结论只有一个:我们不要“神童”!早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超常儿童的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许多家长斥巨资为孩子提供特殊教育,亦有学校为超常儿童建立特殊班级,更有政府扶植“超常儿童计划”。但超常儿童究竟应不应被“开小灶”,得到特殊待遇,对此笔者的看法是,超常儿童首先应接收正常的普及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不与社会脱节,与他人和睦相处。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超常儿童,应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我们可以对超常儿童给予超常的教育方式,但绝不应把他们隔绝起来自成一体,不要落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窠臼。学校与家长应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重视德育的作用以及模范的深入影响。4.3.2.3聚焦点应放在研究生教育当前教育界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点理解有误,许多院校把拔尖创新人才定位为本科生阶段,又认为本科生培养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30万方数据 第四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但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成果主要出在研究生及其以上的阶段。本科阶段固然为研究生阶段夯实基础,但我们更应重视的是研究生教育。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美国的大学,而我国诺贝尔奖只停留在零的突破。然而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都是出自研究生教育,我国现今的长江学者、两院院士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但他们的本科都来自于国内。美国的名校研究生中也处处充斥着中国留学生的身影,他们大都来自于国内一流院校。这说明,我们的本科生同样可以通过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而成为拔尖的人才,因此,拉大我国同美国差距的,不是本科生教育,而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教育。反观国内教育界却把本科教育置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没有抓住人才培养的要害。当然,作者本意并非贬低本科教育,而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确实更为关键,也更容易出成果。4.3.3教学改革和管理的失当无论是研究生教育亦或是本科教育,都离不开教学。当前教学方法的单一与陈旧,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教学媒体流于形式,教师质量良莠不齐,教师追求趋利主义,教学反馈缺乏机制,教学效果缺乏监督,教学管理又照本宣科,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多年来仍无法培养出民国那样的大师。国内大学有个奇特的现象:高校中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常常不懂教学,却担任着学校的决策职位,教授与学生——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大学的校长是行政官员,大学的教授或忙于职称评定,或忙于奔走关系,或担任行政职位而无暇顾及教学与研究。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务处,热衷于制度各种制度与措施抓教师管理,唯改革是从,朝令夕改。而每个学期末所进行的教师评价,也只是作表面文章,学生也很“善解人意”得作出象征性的评论。由于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人事任免挂钩,教学就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怯于创新,怯于严格要求学生。再次,教师的课堂备案制度简直是扼杀教学创造性与创新的元凶。枯燥无味的课堂又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又何谈创新。最后在教学考核方面,目前的考核方式无非开卷与闭卷,考试之前必划定范围,于是在学期期末之时,学生不是忙于记忆,就是忙于查阅,没有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在国内的课堂大都是千篇一律地死气沉沉,知识只会在学生脑中形成短时记忆,过后便荡然无存,而在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更无从谈起。31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4对人才成长规律的不尊重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推行一系列的措施;为了短期内的人才培养显现效果,他们更会以考试成绩为准选拔出所谓的杰出人才,单设学院,单独教学,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去管理21世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违背教育规律,揠苗助长。诚然他们的出发点不错,但急功近利的方式也许会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果,但从长远计,必定会适得其反。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教育尤其如此,人才成长更是如此。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自身素质、天赋、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内在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科研条件、伯乐相助等外部因素。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次要作用。因此,教学与研究应顺应人才成长的规律、智力开发的规律、教育本身的规律、秉性成熟的规律,才能保护人才的本性,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创新的空间与思想的自由度。然而当前国内的高校管理者却以课程设置量与学分数量为衡量学生素质是否全面的标准,大量的课程挤压了创新的时间,学生疲于奔走于各个教室之间,难以自由得思考与探索。32万方数据 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从发现到选拔,从培养到应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借助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四位一体,全面培养。其中,政府与学校的力量起主要作用,下面笔者将针对二者作出详细分析。5.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措施5.1.1制定教育倾斜政策,进一步扩大教育投入政府的政策倾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与物质保障。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才若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最可靠的后盾。只有在政策支持下,人才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才会干出一番事业。5.1.1.1营造宽松的成长氛围,打造“自由时空”无论是科研型或是应用型的人才,若要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拔尖创新型的杰出人才,必须要有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有外界所给予的最大限度的宽容。在其研究或是创新的艰苦之路上,自由,尤其是思想和精神的自由是最亟需的,也是他们打破陈规、开拓创新的源泉。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致力于打造最大限度的“自由时空”。诚然,自由不是绝对的,任何人都存在于社会的大框架之内,我们只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相对自由,但即便如此,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创新是要向人类尚未知晓或是尚未发现的领域进攻,很有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任何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才毕竟只是极少数,创新需要探索,需要反复试验,可能进展缓慢,更有可能出现倒退甚至随着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做无用功,因此更需要外界的容忍。在这一方面,中科院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实行弹性工作制,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自由,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但只是时间自由是远远不够的,空间自由、精神自由、学术自由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自由才是我们汲汲追求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大学的学术自由度得以提升,但与西方相比仍是望尘莫及,甚至与100年前的民国时期相比,文化自由度仍远远不够。诚然,这是文革十年的浩劫种下的恶果,但我们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大众媒33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的迅猛发展,文化自由度、学术自由度已经得到了普遍提升,这将会给人才的涌现带来生机勃勃的春天。5.1.1.2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对创新进行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如果说“自由时空”是创新的“软条件”,那么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必备的科研环境,就是“硬条件”,是人才创新的物质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了人才创新的外部环境。科研条件是杰出人才进行创新的基本条件之一,包括创新所需的场所,尤其是在科研领域的创新,对实验室的条件要求较高,包括科研仪器、文献著作及数据统计计算工具等等。当然上述条件最重要的就是经费支持,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之所以在科技领域遥遥领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工具。我国政府在科研创新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强有力的,但不能不注意,创新不仅仅是在科研领域——如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杰出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各个领域入手,全面开发。研究表明,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拔尖创新人才出成果时的年龄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说明年轻的一代是杰出人才的主力军。这不仅因为青年人具有更强烈的探索精神,还因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论。因此,应在青年人身上投入更大比例的经费支持与持续关注,建立杰出青年人成长档案。5.1.1.3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还必须具有稳定和有保障的生活环境,包括工资待遇、住房条件和子女入学安置等等,以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令其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与创新中。5.1.2超常教育期待立法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在教育方面所设的执行机构,上至教育部,下至地方教育局,我国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教育行政机构。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是教育投入的参照:如全国人代会制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条例与政策。这些文件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但是,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只停留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倾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仍未出台,未免是一大遗憾。超常儿童的智商都在140以上,他们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超常教育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各大学纷纷创办“少年班”、“英才班”招收天资过人34万方数据 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的少年。目前,超常教育在我国发展已有30年之久,然而至今仍没有一部针对超常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众所周知,美国在1972年就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案》,就连以色列这个动荡的国家都有专门的法规对超常儿童进行培养;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不遗余力地对超常儿童进行培养,甚至还专门成立了名为“新黎明学校”[31]天才管理机构。国内社会有“诺贝尔情节”,中国家长有“神童情节”,这就给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他们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打着“天才”教育的幌子,开班不正规的特长班,收取高昂的学费,导致目前国内的超常教育混乱。也正是由于国内尚未有统一的、规范的超常教育机构,才令这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中科院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的刘正奎博士希望有关行政机构能够重视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对超常教育进行规范和整顿。再者,超常儿童有别于普通儿童,如何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也应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超常教育期待教育立法,期待对超常儿童进行更好地保护。5.1.3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宏观人才政策,是以经费支持、物质奖励最为主要手段的。当经济等物质层面的支持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环境的建设应该跟上。文化建设应致力于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价值观、使命感、道德观,使文化动力与其创造力、生命力、凝聚力融为一体。应致力于使拔尖创新人才树立为国干大事业、为民做大贡献的高远理想,继承中华儿女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倡导为中华复兴奉献青春的志向与胸怀。同时,还要克服和警惕在遴选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中所伴生的“潜规则”、“公关文化”等不良影响,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32]长有公正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提升国民素质,就要政府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如少年宫、图书馆、便民设施等等。我国政府在这一方面仍有欠缺,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整个政府支出的比例仍不够大,教育基本设施的建设地区性差异比较大,教育公平的实现仍任重而道远:例如北京一市的教育资源就比整个河北省的丰富得多。除了教育投入,政府仍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教育监管。汶川地震后,香港政府曾援建绵阳市一所中学,然而一年之后,政府却把其规划为商业用地而拆除,香港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绵阳政府归还援建费用,这足以令我们汗颜。而教育经费、教育投入被挪用,教育设施被商用,这种实力比比皆是,这35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正如温州动车事件之后引发的深思一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等等我们的良心。5.1.4政校分开,大学自治,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大学与政府,一个是公共教育设施,一个是行政机关,校长与官员这两种不同的身份,在我国却可能是同一的。大学校长有自己的行政级别:清华、北大是部级,西北大学校长是副部级等等。这就给中国的大学带来一定困扰,即大学政治化。政府应为大学制定宏观政策,把具体的工作交给大学去做,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教育科研的自由度与创新水平。另外,实施高校“去行政化”,大学自治。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表明了大学“去行政化”的决心:“推进政校分开、官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33]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5.1.4.1推行校长竞选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首先,大学校长应通过公开招聘和民主选举的方式竞选。校长不应是政治家,而应是教育家,应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之下,在社会最大的容忍限度之内,培养人才的自由、自主和自律的精神。其次,对校长的绩效和自身行为进行考核。建立健全大学校长考核制度,不仅考核工作成效,还应考核其自身行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大学校长,更应约束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5.1.4.2建立科学的薪资标准实行校长薪资市场化,并开展培训,提高其职业水平。当前高校管理日益复杂化,作为大学领导核心的校长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政府应建立健全校长职业培训机制,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继而促进整个大学的良性发展。5.2高等院校教育改革5.2.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5.2.1.1强化思政教育的导向职能,端正人才的创新方向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绝不代表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绝不代表能够正确地施展才能来造福人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含义就表明,只有知识能力、36万方数据 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创新能力与道德水平三者兼备,才能称得上是拔尖创新人才。在成为“人才”之前,首先应成“人”。爱因斯坦曾对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这样说道,只通晓应用科[34]学远远不够。一切技术上的奋斗都应始终贯穿对人的本身的的关注。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上,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16]义觉悟。只有对人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令上述三大主义思想深入他们的灵魂,才能外化为其行动上的表现力,使其在创新的同时,自觉的审视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合道德性、合社会主义性。科技的创新、人类的进步,无一不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对于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更应是高度的统一。5.2.1.2发挥思政教育的动力功能,提升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甚至比创新能力更加重要。精神因素归属于非智力范畴,比情感因素更加持久、稳定与高端,并且智力因素只有通过非智力因素才能完全发挥作用。这就是说,以精神因素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甚至决[34]定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塑造。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人才的创新意识?(1)破除迷信,敢于质疑权威。邓小平同志曾把本本主义、思想僵化作为制约党、[15]民族、国家前进的桎梏,甚至可以亡党亡国。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知识本身,更应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一旦方法掌握了,对知识的求取变成为一件快速而高效的事情,而获得的知识越多,便会愈发感知到未知世界的无穷,愈发引起探知的好奇心。怀疑是创新的最初,有了怀疑才能有探索与实证。而被怀疑的对象往往是业界权威,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因为发现了无理数而受到其排挤,布鲁诺由于倡导太阳中心说而被教会迫害„„没有为科学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是绝不可能做到的,没有一颗怀疑的心更加是不可能的。(2)强化人才的创新动力。当前存在两种学说:技术推动说和市场拉引说。创新动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是自动组织的过程,科技内部自身的矛盾运动是推动革新的根源,同时市场的需求亦是拉动创新的外部牵引。学校应加强学生对创新的责任感教育,使其把创新当做与民族荣辱、国家兴旺、人类幸福息息相关[35]的命题,只有这样,才能令其产生强烈而永恒的创新动力。5.2.1.3强化思政教育的保证作用,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环境有软硬之分,思想政治教育就致力于打造有利于人才进行创新的软环境。37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首先,革新教育理念。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饭作用。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引导,强而有力的思政工作,对把握教育创新的正确方向,改革教育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指示作用。其次,搞好学风建设。公平、民主、自由的学风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前提。要创新就必须跨越传统的雷池,没有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就突破不了传统经验的桎梏,又何来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只有坚持平等的研究氛围,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尊重各种不同的观点与各方面的倡议,才可以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以促进和提高学校创新教育的发展。再次,推进创新教育必须以科学的标准评价人才。科学地评价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在本文第2章第1节中,作者已论述了中国古代人才评价的标准即德才兼备,在风云变幻的当代更是如此。试想一名顶尖的技术人员,如若思想不端报复社会,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因此,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再教育,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以成绩论英雄,注重道德素质培养。5.2.2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从“通识教育”到“全面教育”新中国成立距今已有60余载,改革开放30余年,如今仍有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失业,而每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者却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一辈学者。这不由得令我们发问:我们大学的教育怎么了?这当然有社会体制问题,但更多的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问题。5.2.2.1缩减学分当前培养拔尖人才主流思想是就是强调学习量的累积,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精确,基础更加扎实。但是不是学得越多越有利于创新呢?答案却刚好相反。你学的越多,越容易陷入“范式”的陷阱——在旧范式中的学习浸没得越深,旧的模式将成为一个难以跳出的陷阱,影响着新知识的吸收。正如清朝的八股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范式陷阱。自从国内大学借鉴西方模式实施学分制后,学生的课程越来越多,需要修的学分越来越多。国内本科生毕业动辄要修满200以上学分,反观美国和日本,只需120学分左右。5.2.2.2从“通识教育”到“全面教育”目前所实施的强调知识面、知识量的通识教育,不仅不能令拔尖创新型人才38万方数据 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脱颖而出,反而束缚了创造力与创新力。因此,大学更应该实施的,是全面教育。这是由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第一人”的教育家朱清时提出。“通识教育”实际上是上个世纪美国哈佛大学所实行,并在30年后淘汰的核心课程教育。它是把课程按照基础知识的大类划分,在第一学年强制学生修习的课程。在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前,每位学生都必须接受专业所属的学科类知识。这种教育方式最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不适合教育的发展。事实表明,通识教育在各学科之间划起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杰出成果的突破点大都处于边缘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信息社会的悄然来临又使得知识的检索和更新变成易事,大学的职责不应再是简单得传授知识。因此,2007年,在哈佛的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诞生了——“全面教育”。“全面教育”即“GeneralEducation”,是指课程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内容,除知识之外更注重情感、伦理、能力、态度等,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真理与无限接近真理的状况中。笔者认为,真理只可能被无限接近,而不可能完全获知,人才进行创新和探索的过程,就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学生必须学会主动质疑、自主探索。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全面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不论是从事学术研究或是科技开发,各行各业都需要道德规范,随着新能源学科、生命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上述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全面教育才能充分完成,才能培养真正的“人”。5.2.3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水平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能动的力量、最重要的纽带。因此,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直接对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从古至今,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教学。学校的管理者应注意令教师单纯化:不把教师的薪资与职务挂钩、不束缚教师的学术自由、不大搞职称评级,从而使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中去。当前从小学到高校,教务处都会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这一举措一定要进行改革。教案束缚了教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湮灭了教师的授课乐趣与临场发挥,一切都被框在格子里面,又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教学相长,在授课的过程中,在师生互动的情境下,教师也会从学生身上看到自身进步的空39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间。因此,学校应坚持把教学作为教师的第一责任,聘任的名师博导、“长江学者”等杰出大师一定要予以主要课程的授课任务。仅仅教学是不足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因此,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开展科学研究。但目前国内高校为了出成果,杰出的教授大都身兼数个课题,不能专心其一,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探索真理。甚至有些教授为了经济利益,兼任私企的管理者,门下的弟子沦为廉价劳动力,这就是许多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的原因。显然这种做法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与科研条件,为自身谋利,是不道德的。因此,学校必须致力于教师作风整顿,对这种谋取私利的给予严厉处分;另一方面,还需提高当前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缓解其物质压力,令其更好得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中去。第三点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当前许多高校会在每学期末尾对教师进行考评,大都采用学生匿名评审的方式。该方法固然民主,但对教学效果而言,却是不容乐观的。青年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容易意气用事,教师为了评审结果的稳定,在教学与研究中怯于严格要求学生、怯于开拓创新。因此,学校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考评机制,如建立考评模型,从传道、授业、解惑、科研、师德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评,对效果层级的划分也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优良可差,而是多采取文字表达的方式,多加以鼓励。最后,开展教师培训课程,实行教师创新素质培训,“引进来、走出去”。教师作为教育和研究的领头人,其创新和素质水平尤为重要。教师自身的知识库与教学理念、研究方法也应随着时代发展都不断丰富。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培训,增强其创新意识与能力,与国际接轨。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都有可能摩擦出创新的闪电。因此学校在引进国际一流大师的同时,更应努力寻找国际办学合作契机,鼓励教师出国学习,促成国际会议等大型项目的举办,培养出自己的大师。5.2.4创新教学实践,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2.4.1革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监督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大学开始制度化,教育方式是知识传授型,教师负责教学,学生被动汲取,二者缺乏互动与沟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就导致学生只负责理解、记忆知识,而缺乏好奇心、探索力与洞察力。记忆只是暂时的,短时记忆只存在人脑3至5个小时,而长时记忆也会随着时间流逝。40万方数据 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毕业之后不久就号称把之前所学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只会出庸才,而非人才,更遑论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其探索力与观察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令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利于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独辟蹊径,反对迷信权威,人云亦云。此外,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令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其研究性学习与科研活动,开发人才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一、要训练其问题意识。具有问题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必要前提,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性学习既可以选择社会问题,也可以选择自然界问题,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学科前沿问题。第二、训练其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要引导其从问题中分析矛盾并发现其中主要矛盾,并思考解决途径,以提出假设和进行验证。第三、激发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意志力。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视矛盾,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为前人所不为。要引导其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从不同意见中综合合理成分。同时,对于其创新即便是细微的创新,都应珍视,进一步提高其自信心与意志力,努力训练和发展其思维能力、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与独立人格。此外,必须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全方位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使其有效为创新教育服务;重视监督结果的反馈,发挥教学反馈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创新教育手法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师生进行表扬和褒奖。5.2.4.2强化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创新实践(1)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完备的教学计划,囊括知识积累、思维训练、创新意识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志训练、独立研究实验等。不仅关注知识的教授,而且鼓励新思维,训练其好奇心、洞察力与行动力,提高科研创新水平。(2)将学生纳入到教师承担的课题中。学校可以强制规定学生毕业之前所参与的课题量,同时设立各种奖励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科学研究。教师要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上与学生平等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思想闪光点。(3)为学生提供独立进行科研的环境与机会。进一步放宽科研选题的范围限41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制,简化课题申报的繁琐手续,及时向学生发布国家课题基金信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学生团队合作。(4)加快创新实验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室与专业特色实验室。进行地域性高校联[26]合,共享特色资源,促进创新基地的共同进步。(5)联合企业,开办“产学研”基地。学校加快建设科学研究基地,积极引入大型公司、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公益机构等与各个学院进行长期的创新项目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去该项目进行实践活动。5.2.5树立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人才积极性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导教师进行教育创新,从而使创新人才的质量得以不断提升。5.2.5.1灵活的评价方式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的灵魂,因此,评价围绕学生展开。学校应改革以成绩为单一指标的传统评价模式,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团体评价与个人评价,合理把握评价内容与标准的宽紧程度,侧重于道德伦理、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考评,实际考察,客观评价,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5.2.5.2全面的评价指标根据“全面教育”的要求,评价内容应包含知识、情感、伦理、能力、态度等。不仅考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迁移能力,更注重其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探索之心与对权威的无畏之心;不仅考察其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更注重其在追寻真理过程中的坚定、坚持与坚毅;不仅考察其对本校本专业知识的获取能力,更注重其利用校际与学科边缘知识的主动性;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考查学术研究中的原创性,这不仅是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更是对其道德品质的核准。5.2.5.3良性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是反馈,反馈的结果令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评价结果应具有激励性。上个世纪末,有幼儿园的老师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对其42万方数据 第五章试探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中一个班的小朋友说这些孩子都是被挑选上来的天才,孩子们受到鼓励信心倍增,结果都成了栋梁之才。而实际上,他们都是普通人,这个善意的谎言就是一个激励性的评价。普通人尚且如此,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更需得到肯定性的评价。在其艰辛的寻求真理之路上,布满了挫折与诋毁,繁复与枯燥,甚至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因此,在探求之路上,这些献身者最需要的是鼓励的温暖,语言的魅力之处就在于此。肯定学生的探求过程比肯定研究成果更为重要。我们对研究更应是一腔热血、不计后果。这里的“不计后果”不是指违法乱纪、道德沦陷,而是说更应关注研究的过程,而把结果的好坏与荣辱看得淡些。在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开辟创新的过程中,良性的反馈可以激发人才的热情,继而转化为创造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挖掘创新潜能。不论研究成果怎样,都应对为科学献身的杰出人才进行褒奖,从而激励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创新的大革命中来。43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六章结束语21世纪的中国求贤若渴,人才战略的蓝图亟待铺开,美丽的“中国梦”需要坚实的人才基石,人才的质量需要整体提高,人才的数量需要迅猛攀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胜利,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最好的证明与鼓励。中国已经实现了“诺贝尔奖”零突破,如何在各个领令拔尖创新型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命题。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转变当前的认识误区,顺应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需要从早期教育到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直至本科硕士博士的高等教育,各个层级的教育关注;需要改革教学失当,缩减学分压力,变“通识教育”为“全面教育”,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监督,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倾斜、对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的营造,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创造利于创新的文化大氛围。我们坚信,用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一定能开辟人才培养的新局面,为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44万方数据 致谢致谢凤凰涅槃需烈火才能重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从最初选题的彷徨,到搜集资料的枯燥;从大纲制定的急切,到字句推敲的磨练,这一切,在论文终成定稿之时,都变成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在我痛苦狂躁之时,感谢老师、朋友、家人的宽容理解与耐心开导,你们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饮其水还需思其源,我无法掩饰内心对我的导师——戴钢书老师的感谢之情。从论文的选题到大纲的确定再到逐字逐句的推敲,戴老师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戴老师以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奉献精神令我终生受益。戴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以其自身的示范作用深深影响着周围每一个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戴老师的弟子,我引以为傲,并且也立志成为像戴老师一样脚踏实地、不竭创新、追求真理的人。再次深深感谢3年来戴老师对我的包容与指导!其次,衷心感谢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同窗,是你们的陪伴令这硕士3年充满欢歌笑语。尤其要提到的黄淦、张蒙、任佳、代丽、刘善虎、王廷同学,在我忙于奔波找工作之时,是你们给与我及时的帮助,令我倍感温暖;而在我完成论文期间,你们更是伸出援手,给我中肯的良言与建议,令我的论文增色不少。4年本科,3年硕士,我的青春是在电子科大度过。回首来时路,一石一木,一颦一笑,嬉笑怒骂,指点江山,宛在昨日。在最后分别的时刻,衷心祝福我的朋友们幸福美满,我的青春有你们陪伴已是圆满!最后我要把我的感谢献给远方的家人。不论是父母亦或是恋人,在我最失意的时刻,你们的不离不弃是我挣扎前行的理由。你们包容我的任性,原谅我的错误,理解我的思想,支持我的决定。虽然你们身在远方,但你们的爱一直在我心上,从未远离。我会用尽毕生力气,爱你们,敬你们,陪伴你们。感谢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个人、每件事,你们都是我人生的美丽风景,有你们才会有我的美丽人生!45万方数据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易永卿.从古代贤人政治到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2]李培安.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思考[J].先锋队,2013,2[3]陈晶瑛.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及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6[4]肖若然.我国古代人才思想和实践举要[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2-384[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4-45[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14]黄本玉.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才观述评[J].人民论坛,2010,8[15]国家人事部.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N].人民日报,1997,29[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17]聂火云,刘霁雯.知识分子是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18]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19]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0]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以教育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39-40[21]潘云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22]顾秉林.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23]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研究课题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J].科技智囊,2008,10[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J].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9[25]安焕晓,原玉廷.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26]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27]卞华.论创新素质培养问题[J].求索,2004,2[28]川丽贝卡·洛温.创建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叶赋桂,罗燕译)[J].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07,82-146[29]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以教育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39-40[30]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31]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9[32]黄立宏,龚理专,李勇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6):24-26[33]尹忠凯,顾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4]汪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10[35]吴时国.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功效[J].党史文苑,2010,347万方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