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61656
大小:8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论豫西地区建筑的营造源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豫西地区建筑的营造源流引言:中国传统民居与社会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当地风土人情以及自然资源、气候等联系极为密切,它以物质形态表达其文化内涵,以技术手段对历史文明阐释,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征。关键词:豫西地区;窑洞;营造源流;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一、窑洞的定义、形式和特点(一)窑洞的定义图1豫西主要分布区域[图片来源:[河南地图,作者修改、绘制]关于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居住建筑发展演变的基本序列中,穴居这种独特的居住原型,在人类历史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满足人类居住生活需求,一直沿用至今。形成最具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类型——窑洞。黄土
2、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带,河南豫西就位于这个地带上,是我国窑洞民居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如右图1所示:`(二)、窑洞的形式豫西地区窑洞可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即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和砌筑式窑洞三种。1.靠崖式窑洞:靠崖式窑洞是直接依山靠崖挖掘横向洞穴,这种窑洞按其所处的地形地貌,有的靠山,有的沿沟,随等高线分布。其所需挖方较少,施工相对简便。由于它对地形地貌的限制条件相对要高,在巩义地区这种窑洞极为普遍。例如康百万庄园。2.下沉式窑洞: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带,直接利用自然地形挖掘窑洞比较困难,因此从地面挖一个坑,
3、形成一个下沉的院落,四周是人工挖掘的黄土陡壁,然后再向里横挖洞穴,最终形成一个低于自然公共交通路面的窑洞院落。43.砌筑式窑洞:这种窑洞分布地区的人,在没有开挖窑洞条件的地方,用砖石发券建构的窑洞房屋。若靠山坡或土崖,券顶上多数覆土1米多厚;若四面临空,券顶则用三合土砸实。详见下图3(三)窑洞的特点图3中国窑洞类型[引自:侯继尧.中国窑洞(P19)]窑洞民居土生土长、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伴随着传统地上民居从、萌芽、生长、成熟、衰退各时期并存,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自有它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取材方便、经济效益好、节约土地。窑
4、洞可以在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少量人力的情况下进行开挖。挖出的土方既可铺垫场地,又可造坯垒墙,可谓一举多得。2.经济耐用,有利于安全。在窑洞分布区内,祖辈相传、说不清窑龄的窑洞到处都有。“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明窑洞低于战乱时期的战火的能力远远强于地面建筑。3.冬暖夏凉、节能环保,黄土具有良好的蓄热和隔热双重功能。4.维持生态平衡,窑洞建筑往复再生不会留下后遗症。二、豫西窑洞营造源流远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巩县境内已有了人类活动。群居狩猎的原始人只是寻找合适的洞穴作为藏身的地点,从而产生了“洞穴可居”的概念。后来由天然穴居发展到人
5、工穴居、半穴居,然后发展到横向穴居,类似于现在的黄土窑洞。在巩义市的裴李岗遗址已发现有横穴的原始陶窑;在秦汉以后的古籍中也开始有窑洞的记载;文献中也明确记载,魏晋南北朝之后,从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就足以证明当时的建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用于官方建筑。4唐代巩县的窑洞民居已相当普及,诗人杜甫故里巩县南窑湾村的诞生窑从窑洞的开凿和砖制来看,应当是在明清修葺过的,现存有清乾隆三十一年即公元1766年八月由当时县令立的诗圣故里碑和。此外,宋代的窑洞在《巩县志》中记载:“曹皇后窑在县西南塬良保,宋皇后曹民幼产与此……”。靖康之变后,河南人
6、口再次大量南迁。此后广大的中原地区战事不断,将近300年时间人烟稀少、土地荒废,经济彻底崩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以保命为主,谈不上民居图4康百万庄园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拍摄的发展问题。直到明初,朝廷实行移民政策后才慢慢恢复。明代制砖的技术及其使用空前发达,豫西地区黄土与煤炭资源丰富,便于烧砖,建筑材料改变和促进了窑洞建筑进一步发展。清代后期社会动荡,促进聚落和居民防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例如右图4康百万庄园,这在豫西窑洞表现的也尤为明显,主宅区建有寨墙,院落大门坚固化。三、豫西窑洞营造源流条件(一)自然条件豫西位处我国第二阶梯与
7、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尽管这片地区没有森林,也没有更多的大树,木材匮乏,然而中原地带却拥有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黄土构造质地均匀,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但是黄土具有多孔隙,透水性强,在流水的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和风力吹蚀作用下,形成沟深、坡陡、沟壑纵横、地面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特征,组成这种地貌特征的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图5资料来源百度图片(分别见图5)。4(二)、人文环境图7康百万庄园剖面图[引自:巩义志]图6.五行图示:金木水火土1-金:居住空间2-木:绿化树木3-水:植物生命之源4-火:太阳能5-
8、土:生命的根豫西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所处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窑洞的发生和发展同样遵循了古代主张的自然之道,即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传统的窑洞民居是由使用者、工匠、风水先生、邻里乡亲共同营建的,因此,它必然融合了当地的风俗礼仪、传统文化思想、个人审美取向于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