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

ID:34028212

大小:56.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_第1页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_第2页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_第3页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_第4页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摘要: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创造潜能往往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关键词:激发;寻求;运用;拓宽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23-02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创造潜能往往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现代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皮亚杰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巨大

2、内驱力。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会产生惊异感,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不舍的地步。这样就能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身上也有尺子!”这句话一下子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身上的尺子到底在哪里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测量去发现谜底:食指宽大约为1厘米,两臂伸开大约为1米等。学生在动手量一量的过程中,了解了身

3、上的尺子在哪里,从而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就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形成了更清晰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表象。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6个△△△,并列出加法算式:3+3+3+3+3+3=18,而我用乘法算式:3X6=18,很快就解答完了。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坚持对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索式学习,要求学生不要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

4、索,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应体现于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发现或再创造数学。因此,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亲身经历,并将活动中的认识与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自己带的盒子,去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各自想出的用量、画、剪、比等多种方法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并让学生动手搭建长方体或正方体模型,思考并操作应怎样选择,自己制订方案,自己去验证,从而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由于有充足的时间

5、,有动手的空间,是学生主体的意愿,有目标的真正开动脑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学生在活动中,能有所发现,有所得到,无需老师多讲,无需记忆、背诵,就能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推动学生主动的“再创造”。一、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规律如:“1+2+3+4……+100=?”这道题如果一步步逆加,那就费大力气,而一不小心就会把得数搞错。通过启发,从"1+2+3+……+10”缩短一程先算,让学生发现其规律,即1+9=10,2+8=10……共有5个10和一个5,合起来得数是55o根据这种凑10法适

6、当启发能不能用凑百来算?学生很快会悟到"1+99=100,2+98……共有几个百?(有50个百)还有一个什么数?(50)合起来共是5050o学生发现了凑10,进而凑百,就能又快又准确地写出答案。”为了寻找捷径,在适当的时候,可启发学生从"堆梯形钢管”数钢管的方法去解答某些题。即首尾相加的和乘以次数或层数的积再除以2。让学生试算几道有关题目,学生兴致勃勃。二、培养学生多想,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按常规

7、解法,分别先求出甲车和乙车的工作效率,再求效率和,最后用总重量除以工作效率和。即454-(40*10+45215)。另一种用工程方法解,这时学生往往会被45吨卡住,认为45吨非用不可,这时可再启发"45吨货能不能说成一批货?”那么这批货就可以用“1”作单位,学生很快就列出1三(+)。让学生讲“为什么这45吨可以不用?”通过训练,学生对一些多余条件可进一步认识。三、通过一题多解,拓宽学生思路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一种解法,满足于“会算”,至于如何找妙算,就很少去追求。对于一题多解的训练,可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寻找

8、“妙算”。教学中,在思维拐点处发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比如在讲授“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先用小黑板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然后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②观察这些三角形中各有几个锐角?③锐角三角形有几个锐角?④直角三角形有几个直角,有几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几个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