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

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

ID:34019558

大小:55.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_第1页
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_第2页
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辉坨小学李秀芬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健全的人,作为班主任更要懂得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萌芽。  一、爱要理解——多给后

2、进生一点“偏爱”。 后进生一般自制力差,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有的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们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去爱,就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我班的张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经常不做家庭作业,每当老师问起来,他总是用一句话敷衍老师:“忘记在家里了。”我多次找他谈心,才了解到他不做作业的主要原因是贪图玩耍,家庭缺乏督促。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帮助他分析学习始终上不去的原因,不是他脑子笨,而是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让他认识到做作业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的过程,并鼓励他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次,我采取了特别的方式进行教育。只要他能完成部分作业,我就会鼓励

3、他并和蔼地与他商量:“下次作业只要你尽力去做了能做多少就算多少。”经过这样反复地鼓励,他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强。每当他有进步时,我总是对他说:“你进步真大,比老师想象得还好。”同时我还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商讨对孩子的教育,让家长与老师很好地配合。现在的他已由老师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对后进生我做到有事无事问一声,让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嫌弃、放弃他,而是自始至终关注、关心他,进而增强信心和兴趣。例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学,脾气犟,讲义气,只要认准的事就要去做,谁也挡不住;上课经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通过与他倾心交谈,各方面有所好转,但没过几天又“旧病”复发。对

4、这样的学生,我没有动不动就指责他,没有向家长“告状”,而是三番五次与他交流。因此,在交谈中我采取了多引导少批评;同时,又适当巧妙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及其危害。在行动上多关心他,天凉了嘱咐他多穿几件衣服。生病了买些水果去看他为他补课。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同他一起做游戏。让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两周过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数学考了一百分。我惊奇地发现,当学生与教师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后,他们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敢于争论,课后也与你亲密无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使其心诚口服地接受教育

5、。这样学生才会从内心产生对老师的好感、信任和尊重,更有利于达到师生心理上的融洽,有利于教育活动中师生协调一致,有利于达到最佳效果。 对犯有错误的同学,我从“爱”字出发,从关心入手,体察谅解,甚至加以“庇护”,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用心良苦而幡然悔悟,使他们觉得老师信任他们,真心对他们好,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老师,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报答”的心理。二、爱要宽容——宽容每一个犯错的学生“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行为失当,是在所难免的。作教师理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予必要的教育,还要给予理解和宽容。记得一次上完数学课后,有位同学向我反映:前天,他新买的一叠

6、彩纸在教室里丢了,而今天,他无意中发觉彩纸在张某手中。在我找几位同学了解后,对此有了把握。放学后,我找了张某,我先肯定了他最近一些进步,希望他继续发扬优点,他高兴的点点头。我接着说:“若一个医生,看到一个人有病了,你说是告诉他并帮他治病,还是不告诉他呢?”他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得告诉他,还要帮他治病。”于是,我便请他回忆一下,在不贪小便宜方面自己做过什么不该做的事吗?他眨着眼睛做出认真想的样子,想了一会儿,说:“没做呀——”我诚恳地说:“你相信老师吗?谁都会有缺点错误的!改过来就好。”他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他终于抬起头,难为情地说:“老师,我从同学的书包里拿走彩纸

7、,我给他,我错了。”我肯定了他承认错误的勇气。严肃批评了他拿他人东西的错误,使他懂得知错不改后患无穷的道理。后来我给他买了一叠彩纸。作为班主任要有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教导无知的孩子们,会使他们更好地改正错误。三、爱要学会赏识——给每一个学生以自信世界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它能重塑学生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有这样一件事对我的启发颇深。我班有个同学,学习成绩差且特别调皮,我和家长都感到头疼,但是体育上长跑和跳远是他的特长,校运会比赛中取得了很好成绩。经过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