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

ID:33974008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_第1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_第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_第3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_第4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配套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题(一)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出身贵族家庭,为人正直,聪明颖悟。青年时因家道中落,曾到国外经商,游历广泛,饱览人情世事。他深知雅典社会问题所在,具有革除弊端,建立公平社会的政治抱负。他以诗歌抒发情怀,寄托自己的政治理念,即节制、中庸、公平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政治理念成为他后来进行改革的基本原则。材料二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贪婪的心情,压制他,使他平静。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面前,不许他们

2、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梭伦的诗歌请回答:(1)材料一中“他深知雅典社会的问题所在”。“社会的问题”主要指什么?(2)材料二中“站在两个阶级面前”中的“两个阶级”具体指什么?(3)综合材料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或原则是什么?(4)材料二中梭伦所说的话在具体实践中做到了吗?举例说明。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材料二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

3、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之时为止。8材料三根据梭伦的立法,年收入达500麦斗以上第一等级,年收入达300麦斗的为第二等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则为第三等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全归为第四等级,当时前两个等级约1000人,后两个等级约为30000人。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2)材料二、三分别体现了梭伦改革的哪一措施?对于雅典民主政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3)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3、选自梭伦的两首诗: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

5、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训练题(二)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1、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图一铁制农具图二奖励耕织图三

6、商鞅铜方升请回答:(1)从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你从材料二、三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3)据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7、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8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

8、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三、四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三、四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三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