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6825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激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激趣”北草小学,黎宝林“精讲”、“善导”、“激趣”和“引思”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八字”教学中,我认为“激趣”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其他六字的前提和核心,缺少“激趣”,其它六字则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当前,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其出路在于优化教法,通过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爱学、乐学,积极参与我们的教学,变“要我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浅谈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课始换趣,课中激趣,课末存趣”的教
2、学方法。一、巧妙的导言是激趣的关键。一节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导语新颖别致,就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导言:同学们,请想一想,和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大多数学生听后马上回答:>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处于迷惑之中,这时,我就微笑着对学生说:你们学完这节课后就知道和通过分数的5基本性质便知道是相等的。我设计这样的导言,画龙点睛,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转入活跃的状态,怀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轨道。二、巧设疑难是激趣的重
3、要因素。巧设疑难是数学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的每一个高质量的“疑”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我没有先讲方法,只是说: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随便说出一个整数,我会马上说出它能否被2或5整除。有的同学不信,一连说了几个,我都立刻说出正确的答案,他们用笔一算,果真准确。我这样的设疑,给学生制造了悬念,同时使学生被老师的聪明所吸引,感到老师必有秘诀,从而迫切要求知道学习的内容,这样,课堂上学生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探求状态。三、加强直观操作是激趣的重要手段。利用实物、图件、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来辅助
4、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会较快地直接获取知识,并会记得更牢。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我先用幻灯投影表示的圆的图形,接着把圆中的每一份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说出这时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是多少()然后把5圆的每一份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图如下:(1)分数表示()(2)分数表示()(3)分数表示()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各图阴影部分大小,推出上面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从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通过这样实物的直观演示,使课堂教学增加
5、趣味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丰富的练习手段是激趣的有效途径。新课结束时,学生的头脑容易从积极的思维转向松弛,容易出现溜号走神的现象,因此,在巩固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置趣味性练习,用填空、判断、选择、竞赛、抢答、游戏等形式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设计这样的综合趣味练习:让每组选出四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竞赛,其中一位同学充当小教师,随便说出一个分数,其他三位同学便以“开火车形式”说出和这个分数相等但数字不同的分数,哪组说得5又快又准确,便是胜利者。例如:先说接着便说、、。通过这样形式练习,又使学生在兴趣盎然
6、中学到知识,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五、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激趣的长期保证。学生喜欢一个学科往往是和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这个老师,也会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内外,我努力做到真诚、和蔼对待每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个学生,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后进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只有学生喜欢自己,他们对你所教的知识才认真领会,学而不倦,从而长期巩固良好的学习兴趣。六、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激趣的延续。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能直接影响这个班
7、的学习效果与完成情况,所以我在管理班级时,注重培养班级集体的荣誉感,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良好品行及互相竞争意识。也就是让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成绩差的学习。纪律好的学生牵引纪律差的学生,班中形成“一帮一”、“几帮一”的良好风气。在班中,我从不大骂、耻辱学生,即使学生在班中犯错误,我也只是从侧边去指出他的缺点,让他们自己知道,然后改错,每周一班会课,我都让班干部自己小结本周好的方面及存在问题5,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继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2007年7月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