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38597
大小:224.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伦理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2卷第1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V01.22,Nb.1JOURNALOFⅪNⅪA麴GEDUCATIONCOLLEGE2009年3月MAR.2009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伦理价值赵征(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王阳明通过对“知行合一”的论证,强调了知与行要相互渗透,不能分离开来,道德实践与道德认识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对当时人们的道德实践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道德实践;伦理价值中图分类号:92
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9)01-0071-03作者简介:赵征(1985·),女,河南登封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心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崛起于明代中叶。它以理学的逻辑演变为理论前提,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知行合一”说作为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更是在后世得以广泛流传。笔者将从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产生的时代背景谈起,重点阐述其理论内涵和现代伦理价值。一、“知行合一”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切哲学都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在
3、一切哲学上产生的新学派都反映着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和新需要。产生于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心学,也典型地说明了这种情况。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有其历史原因和理论基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关系。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明朝中叶,已经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赋税和地租的加重使得民不聊生。明王朝为了维持封建秩序,便加大统治力度,对人民进行专横残暴的压迫。处于这种环境下的人民为反抗明王朝的压迫多次发动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明王朝内部皇室与藩王、宦官与官僚之间的斗争也愈演愈烈。这不仅威胁着当时的封建
4、统治,也猛烈地冲击着封建伦理纲常。收稿日期:2008一11—20王阳明感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情况,他说:“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然又是人己见,莫肯相下求正。”⋯m∞为了挽救明朝的危机,王阳明带兵平定藩王的叛乱,镇压农民起义以及反明武装。但是他从各种经历中深刻体会到,要救深陷危机的明王朝,单靠镇压是不行的。要消除人民的反抗,还是需要通过教育,铲除人们内心的叛逆与不守本分的心理,而教育要比镇压更为艰难,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n21)。他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破心中贼”的办法。在他看来人们的所想和所做是相统一的,如果能从思
5、想上.消除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意识,就不会发生违背伦理纲常的行为了。倘若把“知”与“行”分别开来对待,对于消除人民的反抗思想是不利的。他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3】(蹦5’他认为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来讲是一致的,二者的规定是互相包容的,不能割裂开来。于是王阳明进一步阐释了其“知行合一”思想:“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3“刚”他将“一念发动处”,说成“即是行了”,因此必须“彻根彻底”从
6、心里打消7l万方数据那些不善的念头。他的“知行合一”说为“破心中贼”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王阳明看到在阉宦的专权下,明王朝贪官污吏遍布,他们表面上讲仁义道德,实际上“男盗女娼”,尤其是肆无忌惮地鱼肉百姓,殊为可恶。因此,他的“知行合一”说除了针对造反的农民之外,还针对这些破坏封建统治秩序、背离儒家札法的官僚地主。总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的总体背景下产生的。二、“知行合一”说的论证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二者的关系更多地被表示为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关系。一般说来,“知”是一个标志
7、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标志人的外在行为的范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中的“知”是指良知。在此他继承了孟子有关良知的思想。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4】‘聊’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是指人生来就有的道德。他认为小孩之所以孝敬其父母、尊敬其长辈,不是后天学习到的,而是先天就带有的。此外,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所谓“心外无善”,而这也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所在。王阳明继承这一思想,提出了“
8、良知”说。他指出,良知是一种绝对善的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