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98年第12期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姚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国有经济成分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以及三资平分天下的局面。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兴起可能对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之一便是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这种提高可能来自两个方面。其一,非国有企业改变了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变无人负责为有人负责,从而达到节约投入、提高效率的效果。因此,这些企业本身的增加便是对我国整体工业效率的提高。其二,非国有成分的增加还可能对全体企业从两方面产生正的外部性。一是非国有企业的增加加剧
2、了市场竞争,从而迫使所有的企业提高效率,以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二是外资的进入可能同时带入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扩散到其它企业中去。在本文中,我们将第一方面的效应称为内部效应,第二方面的效应称为外部效应。从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关心效率这个角度来看,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至于实际的结果,则各方判断不一。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以集体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争夺资源,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外部效应,学术界的分歧更大。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外资的引进是否对我国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外资进入中国,只是为了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并不重视技术的引进,因而不会对我国
3、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观点只注意到了技术的一个方面,即硬件技术,如新设备、新工艺、新设计等等,而忽视了技术的另一方面,即管理技术。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具有比我国高得多的管理技术。对管理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应用,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大的财富。外资进入中国,必然带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并可能从两方面对我国工业的整体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外资的先进管理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加它们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更新换代。第二,外资的先进管理技术还可以通过人员流动和媒体介绍传播到国内企业中去。但是,无论是哪派意见,都没有实证分析的论据做基础。本文正是弥补这一
4、缺陷的一种尝试。我们利用第三次工业普查的企业资料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内部和外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中,我们抽取了12个大类行业中的14670个企业作为样本(抽样方法在下文中将有详细讨论),首先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tochasticfrontierproduc2tionfunction)模型估计这12个大类行业的生产函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个企业的技术效率,并对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国营企业相比,集体企业的技术效率高22%,私营企业高57%,国外三资企业高39%,港、澳、台三资企业高33%。这些统计结果充分地证29©1994-2010ChinaA
5、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明了非国有成分对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水平的内部效应。同时,本文还计算了各个行业中各种非国有成分的份额对单个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即检验非国有成分的外部效应。结果表明,行业中集体企业和国外三资企业的数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个企业的技术效率分别提高012%和111%;但是,行业中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三资企业同等数量的增加却使得每个企业的技术效率分别降低017%和218%。集体企业和国外三资企业的正外部效应说明它们在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时,也对生产
6、和管理技术的传播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和港台三资企业的负外部效应则说明它们起到了显著的相反作用,尽管它们自身的效率比国营企业高。对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三资企业负外部效应的解释超出了本文所讨论的范围,需要专门的研究才能完成。本文的组织如下:第二节将讨论技术效率的概念和测量技术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将测量样本企业的技术效率;第四节将比较各种非国有成分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第五节将讨论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并做结论。二、技术效率及其测量对技术效率的测量是由Farrel(1957)和Afriat(1972)首先提出来的。技术效率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frontier)的概念联系在一
7、起。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指的是在一定的要素投入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不同的要素投入对应不同的产出,所有产出所形成的曲线便是生产可能性边界。①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达到最大产出。技术效率便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等量要素投入条件下,其产出离最大产出的距离;距离越大,则技术效率越低。测量技术效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非参数方法,另一种是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是在Farrel和Afriat工作的基础上,由Varian(1984)在理论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