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

ID:33910992

大小:772.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2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_第1页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_第2页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_第3页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_第4页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kingUniversityLawoum叔中外法学PeJVol.20,No.4(208)即.580一589犯罪概念与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以司法客观过程为视角的分析*冯亚东“”。,:犯罪概念是指对犯罪一词之定义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之规定通常将其定义为犯、,、;:罪是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概言之犯罪具有三性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而犯罪客体则是属于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之一通常定义为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在,近年来中国刑法界关于犯罪论体系的完善抑或重构的讨论中犯罪概念和犯罪客体首。“”当其冲备受

2、质疑有学者认为应当批判性清理社会危害性一概念(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将犯;1“”2〕上述观罪概念逐出刑法)〔〕也有学者认为犯罪客体是巨大而空洞的价值符号01点在中国刑法界颇有代表性,相同或相似看法者甚多,大有推倒。通说体系之强劲势头,这但在笔者看来些观点虽站在论者的视角观察有一些道理但也不免偏执转换视角。、、,—未必能得出同样结论虽然在认识论上全方位立体化广视角地观察事物对人类在特定阶段认识,,、和解决特定问题来说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但看问题仍然尽可能的需要多视角的观察,;比较与思考至少应该作一些反向的考察或者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世界近距离直面式地仔,

3、—细看看事实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一、司法活动中认知犯罪之客观过程“”,,为尽可能避免偏见本文试图对成文法体制下司法者是如何以刑法规范为标准进而“”,。认知犯罪的客观过程作一描述以求得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共许前提或基本平台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犯罪构成体系之完善研究》(项:。目批准号06BFX049)阶段性成果:“:”,。〔1〕参见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中国法学》20()6年第4期:“”,。〔2〕参见杨兴培犯罪客体一个巨大而空洞的价值符号《中国刑事法杂志》206年第6期—·580·犯罪概念与

4、犯罪客体之功能辨析“”“”,、、就司法处理刑事案件的基本步骤而言(这里的司法或司法者取广义包括警检法,“”。三方)司法者最初接触的案件为一堆或简或繁的事实如有人来报案声称被某人骗走;;。300元钱某旅馆发现一住客被杀其所带财物下落不明某店铺被醉汉砸坏大量物品在这,,里警方的第一要务是确定案件基本事实是否成立在对事实能够大体作出肯定判断的前提,、。,下思路自然转向法律评价是否可能涉嫌犯罪涉嫌何罪在这分两步的判断中前一步—,查明事实便为所谓的事实判断后一步确定法律性质便为价值判断(尽管两步之判断都只是。,。初步的)事实判断为价值判断之前提价值

5、判断为事实判断之目的,:学界通常认为将案件事实同法律规范作对接相比较之判断属于一种典型的事实判断而。、,。并不涉及价值问题如果事实状态清楚法律规定明确这种认识似无不妥且足以解决问题,。:但问题在于与人们生活利益相关的事物总是包含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的属性人们对前,,一方面自然属性的认识属于一种对组成事物的诸物质性因素的认识即所谓的事实判断,,;过程而对后一方面社会属性的认识则属于一种对事物同人的利益相联系的考量即所谓的,3〕由于人价值判断过程O(类群体生活方式本身的连续与不断重复以至于我们在对常态事物,总是按照群体性惯常的,或常发性案

6、件的认识上思路直截了当作出结论并无必要按照哲学价“值论中事实/价值二元分离的标准范式进行思考看到有人偷东西我们便马上想到盗”,“”—。,窃听说某地发生劫财命案便立即反应为抢劫于是主流价值群体的一元模糊之思维定,、式便遮蔽了思维自身之标准逻辑过程使我们误以为以事实对应规范以规范裁定事实之过,。程也属于简单的事实判断,,其实恢复司法思维之本态并无理解上的困难或障碍只要关注稍具疑难之事案的认知与,、。评判过程便可十分清晰非常完整地感受和领会事实/价值之两相分离的判断过程以警方,:的工作方式为例辖区内某食店一食客因对女服务员有侮辱言行被制止盛怒之

7、下砸坏大量物。、品并致1人表皮伤警方在确证基本事实成立的前提下(有轻微侮辱言行被毁物品价值约、,。80元伤害结果为轻微伤)必须在事实之外另行作出法律方面的判断在能够肯定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判断,基础上(已属价值判断的范畴)进一步确定危害性之大小是否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是治安案件刑事犯罪案件抑或民事案件如判断系刑事案件再—,、,一步确定行为具体危害了什么是侵犯他人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还是综合性的社会管理秩序(即对具体法,。益的判断)最终由具体法益的引导而选择刑法的相关罪名作出立案决定在此每,,、,一步的判断过程中案件事实都是相对不变

8、的而该事实究竟应适用何种法律什么罪名则完。全取决于司法者之价值经验的考量,、,上述司法思维之标准过程实际上覆盖于任何案件任何司法环节之处断思路在常发案。、、、、,件中亦无例外而只是需要我们细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