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

ID:33858146

大小:883.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_第1页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_第2页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_第3页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_第4页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_唐建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0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1期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唐建忠(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泉州,362011)摘要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体产在昆山向斜东翼早三叠世文宾山组中,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区内已发现14条铜多金属矿体,形态复杂,总体呈脉状,局部为透镜状产出,矿床成因属于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矿区南面的石笋崎Cu-Pb-Zn-Mo土壤综合异常中各元素套合紧密,异常规模较大、浓度高,浓集中心清晰,分布连续。认为该区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在昆山向斜西翼及东翼东南部土壤异常区内有望找到隐伏的铜多金属矿体。关键

2、词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大田高才坂1区域地质概况[1,2]矿区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西北侧,政和—大埔深大断裂中部东侧。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船山组、棲霞组、文笔山组、童子岩组、翠屏山组、长兴组;溪口组、溪尾组、安仁组、文宾山组;梨山组、长林组、南园组。区域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斑岩。以张地岩体规模较大,次为坑头岩体。二者沿断裂带或断裂交会部位呈岩株、岩墙状产出。区域内断裂、褶皱发育。断裂以北东向为主,主要有湖美断裂、高才—太平桥断裂带、昆山断裂等。褶皱有湖美—大田向斜、昆山向斜、昆山西背斜等,轴向总体为北北东向①。该区位于大田—龙岩成矿亚带

3、与浦城—德化成矿亚带交会处,区域内已发现上蔡硫多金属矿床、小湖铜矿床、银顶格铁矿床、高才坂铜多金属矿床等,矿点有张地锡矿、岩坑铅锌矿、绿水塘多金属矿、宝山铜多金属矿、华安铜多金属矿等。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煤、硅石、陶瓷土(瓷石)等。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主要地层有三叠纪溪口组、安仁组、文宾山组,晚侏罗世长林组、南园组第二段及第四纪(图1)。溪口组:仅分布在矿区北部船头坑一带。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上、下部分,下部为泥质、①福建省地质矿局,大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8。收稿日期:2013-01-05作者简介:唐建忠(1970-),男,工程师,

4、地质矿产勘查专业。第1期唐建忠:福建大田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11图1高才坂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略图Fig.1SchematicgeologicalmapoftheGaocaibancopper-polymetallicdeposit1—第四纪;2—南园组第二段;3—长林组;4—文宾山组;5—安仁组;6—溪口组;7—晚侏罗世次花岗斑岩;8—银铜铅锌矿体;9—硅化/黄铁矿化;10—绢云母化/绿泥石化;11—不整合地质界线;12—实测地质界线;13—断层及编号;14—向斜;15—地层产状;16—剖面线及编号;17—钻孔位置及编号;18

5、—平硐及编号;19—详查区范围;20—Cu-Pb-Zn-Mo异常范围;21—成矿预测区。钙质粉砂岩、泥灰岩夹石英细砂岩;上部为钙质砂岩、粉砂岩,偶夹灰岩透镜体。走向5°~15°,倾向北西西,倾角55°~67°。安仁组:零星出露于矿区北部,由粉砂岩、钙质砂岩、粉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组成。走向340°~355°,倾向南西,倾角35°~55°。与下伏溪口组呈断层接触,区域上呈不整合接触关系。文宾山组:广泛分布于矿区中西部,是主要贮矿地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夹炭质粉砂岩,局部偶夹中酸性火山岩。该套地层组成昆山向斜核部,向斜西翼地层倾12福建地质

6、GeologyofFujian第32卷向南东,倾角15°~35°;向斜东翼地层倾向北西,倾角26°~35°。与下伏安仁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长林组:主要出露于矿区的东南部牛角峰一带,岩性为凝灰质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夹薄层凝灰岩、页岩及硅质岩。走向5°~20°,倾向北西,倾角18°~33°,与下伏文宾山组呈断层接触关系。南园组第二段: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岩性主要为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次为流纹质凝灰岩及凝灰熔岩组成。与下伏长林组呈断层接触,区域上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关系。第四系:主要出露于昆山一带,沿均溪两侧分布,岩性为砂质粘土、砂砾土、含砾石碎块

7、等。2.2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次为褶皱。主要断层有F1、F2、F3、F4、F6等,褶皱为昆山向斜。F1断层: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区内长大于2.5km,两端向区外延伸,是昆山断裂组成部分。走向北东40°~50°,倾向北西,倾角65°。断裂带宽0~30m,断裂中见有构造角砾岩,角砾呈次圆状,断面上见有擦痕、阶步。认为该断层以扭性为主的压扭性构造,东南盘相对西南盘扭动。F2断层:斜贯矿区东部,区内长大于4km,两端延出区外,是高才—太平桥断裂带组成部分。走向北东15°~25°,倾向南东东,倾角55°~65°。断裂带充填有压碎岩、硅化碎裂岩,断面有擦痕、

8、硅质薄膜,表现为压性为主的压扭性断层。F3断层:分布于矿区的东北部,区内长大于3km,两端向区外延伸,其导致南园组与长林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