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

ID:33853858

大小:57.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_第1页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_第2页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_第3页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徐燕(江苏省苏州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15200)【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经验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栓率、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木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为250〜300ml/min,木组病例中8例有血栓形成,发牛率为22.22%,血栓经溶栓后完全治愈;有5例发牛导管感染,发牛率为13.89%,治疗有效率为100%,导管感染多发牛在长期导管留置

2、1年后。结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正确使用和维护留置导管,可降低血栓形成、感染并发症的发牛。【关键词】维持性血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74-0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牛命体体征的有效血管通路。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造成的慢性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采用内痿有时难以维持,而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对肢体血管条件差、多次行内痿造成肢体血管耗竭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独特的优势[1]。由此,我院对20

3、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其中勇21例,女15例,年龄29〜82岁,平均(61.2±3.4)岁;原发病: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炎12例,梗阻性肾病3例。血液透析年龄1〜82mo,平均(5.61±1.24)moo置管原因:高龄、预期生命有限的尿毒症患者29例,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痿管7例。1.2方法选择美国Quin

4、ton公司生产的CUFF(Permcath带涤纶套)长期双腔导管,应用体表标记透视位置,采用Sei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于右颈内静脉置入导管,将留置导管按需要调整距离并插入皮下隧道。用体位标记长期留置导管出口位置,使导管的涤纶套距离出口1〜2cm,并使导管的尖端位置位于右心房入口处。每次透析结束时,首先使用20〜25ml生理盐水快速进行冲管,随后使用5000U/ml纯肝素封管,并更换肝素帽(血液穿刺针的封盖)⑵。本组病例均为每周进行2次血液透析或每周3次血透。2•结果2.1血栓发生情况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

5、为250〜300ml/mino血液透析前发现有血凝块形成,即可诊断为导管血栓形成,本组有8例患者发生36例次,发生率为22.22%,经发现后均应用10000U/ml尿激酶封管溶栓,直至引血通畅。有2例患者在2年带管期间因血栓形成而多次进行溶栓,3次更换导管,现如今仍继续使用导管透析,其余病例留置导管通畅。2.2导管感染发生情况本组病例中有5例发生导管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导管腔内感染16例次,发生率为13.89%,其中4例均在透析2〜4h后岀现发热、畏寒等菌血症症状,在非透析日体温均正常,局部未发现有脓性分泌物、红肿等感染症状,而另外1例先

6、后发生导管感染3次,均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血培养,分离出细菌12株,其中溶血葡萄球菌1株,占8.33%,表皮葡萄球菌6株,占50.00%,人葡萄球菌2株,占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25.00%。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混合液封管、万古霉素导管内静滴控制感染,继续采用导管通路透析,之后未再出现菌血症,导管相关性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导管留置1年后。3.讨论本研究根据1997年NKF-DOQI,考虑到右颈内静脉较两侧锁骨下静脉、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血管狭窄等并发症少,主张选择右颈内静脉。与内痿相比,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透析充分性,

7、但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可提供一个安全有效、能相对长期应用的无痛性血管通路。而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是导管留置的常见并发症,故正确使用和维护导管,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导管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预防血栓形成。指导患者保持正确头位,避免发生导管弯曲,血流不畅;在临床治疗中,导管应专管专用,避免输血、输液及采血;若治疗过程中岀现抽吸不畅,应充分考虑到导管内血栓的形成,根据KDOQI指南提出:于静脉端注入浓度为10000U/ml尿激酶1.6ml,于动脉端注入1.5ml,浸泡半小吋后抽出血凝块,该方法可重复进行,尽量轻轻推注,避免血栓脱

8、落[3]。②预防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3.89%,且多发生在导管放置1年后。为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笔者认为,首先应注重强调导管的规范性操作因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