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

ID:33785921

大小:53.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_第1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_第2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_第3页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展不案例背景: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表现自己,学困生也不例外,教师要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总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想法。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发出的那些“不同的声音”,往往是这些“声音”最能“闪现智慧的火花”。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使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案例描述:一次数学练习课,我讲的内容是“先除后乘”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学习“小明买8支钢笔,一共用72元。照这样计算,买16支钢笔要用多

2、少元?”这道题时,学生想出了两种结题方法,第一种是:每支钢笔多少元?72三8=90买16支要用多少元?9X16=144o第二种方法是:16是8的多少倍?164-8=20买16支钢笔要用多少元?72X2=144。讲完这道题后,我又出了一道类似的练习题:买4个书包要用120元,照这样计算,买25个书包要用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找出条件和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我巡视学生,并且给与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这一题有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但是25除以4有余数,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我们没交流这一种做法。就在我让学生进行订正的时候,听到一个声音:“这道题我还有另外的做法。”

3、我一想,孙运明是个学困生,能有什么好方法。于是我没有给他发言的机会。这道题就这样过去了。之后我又布置了新的练习,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解答。当我巡视到孙运明处时,他迫不及待的说:“老师,25十4=6……,120*4=30”一听到他说到这儿,我又打断他的话:“这不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种方法吗?”“不是的,254-4=6……也就是6倍还余1个,120X6=720,1204-4=30720+30=750,这样也能算出来答案。"对啊,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呀,我急忙微笑着给他进行了肯定和评价。羞愧之余,看见他这才松了口气坐端正了,腰杆也挺得笔直了。很明显,他的自信来了。案

4、例分析:1.学困生需要“爱”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定要全身心的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爱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心灵。而教师更应该关注“学困生”的情感,学困生同样需要关怀、需要鼓励、需要表现的机会,就像植物离不开阳光,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健康快乐生长。《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困生”也拥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2.课堂需要

5、“不同的声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和谐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鼓励课堂出现“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多样化思维,给学生发言展示的机会。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孙运明被我批评的无辜眼神,那执着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举动,被我狠狠制止了下来,那时他该多么伤心郁闷啊。现在看来,这件事情虽小,但它对学生的影响可不小。在这里我由衷的对自己说:“请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