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71900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趣可理解为趣味兴姑且理解为可提起你兴致的事物兴趣即为可以提起你兴致对你有吸引力你喜欢、向往的事物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的交际原则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课堂上,汉语语法是无法回避的教学内容,对遣词造句规则的讲解自然也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既反映教师的经验,也显示教师的功底。许彩华(2007)曾使用自陈评定量表和自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发现老教师讲解语言点的能力更强,对课堂的控制感更好,对教学的情绪体验也更积极。同时也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从业之初的难点主要是:用学生能
2、懂的方式讲解语言点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难点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是一致的,具有跨时间性。对汉语语言点的讲解,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从来也不主张大量使用语言学术语进行语法分析式的讲解,因此让学生明白一个语言规则,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举例子,伴以简单而又到位的归纳。然而怎么举例,举什么例子,举多少例子,以怎样的语言或样式来归纳,都需教师对语言形式有高度敏感。这种敏感来自深厚的语言学功底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并且对语言结构的使用环境和场合有恰当把握,更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其对语法学习持
3、有的务实态度。本文拟就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几个语法点举若干教学实例,来说明在给学生语法示例时,看似信手拈来的例子,其实经过精选挑选甚至创造,必须是将语法结构与语义、语用、语境甚至学习者实际结合起来考虑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不但担负着说明语言规则的作用,而且鲜活益智,易于理解,从而令学习者过目不忘,并可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原点。一凡教留学生汉语的,谁都知道解释“了”破费周折,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都觉得“了”的用法不好把握。尽管语法书和各家对“了”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说明或简或繁,都言之成理,但学生遇到的问
4、题却是很难将这些规则一一对应到语境中去。句尾助词“了”表示“状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是国内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李讷、Chang,VincentWu-chang、屈承熹等海外学者则将句尾助词“了”称作已然体或叙述体标记。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该怎么用“了”来还原“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这些抽象的意义,什么时候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用上“了”。经验告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一旦将“了”的用法跟“变化”、“叙述体”、“肯定语气”等概念纠缠在一起,是相当被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法跳出学生的追问
5、,举出典型用例来说明,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体悟力。这里介绍笔者惯用的一个讲解句尾助词“了”的案例,并借此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一下“了”的功能。我们问年龄时,“你多大?”和“你多大了?”的适用范围即询问对象可以没有区别,既可问孩子,也可问成人,当然,用“你多大了”问成人时可能会带有某种发觉对方有与年龄不符的言行而加以调侃讥讽的意味,但其形式不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如果我们问身高,“你多高?”和“你多高了?”适用范围却不相同:“你多高?”既可以问孩子,也可以问成人;而“你多高了?”,多一个“了”字,却只适用
6、于还在成长的儿童,绝无可能用来询问成人。原因说出来当然很简单,年龄一直都在发展变化,身高的发展变化却是有阶段性的。这个例子因为可以非常确切地划分适用对象,因而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该怎么理解“了”所传递的“变化”的讯息。其实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了”关涉的是说话者看事物的态度和角度,如果我们承认一个事物有发生、发展和消亡,把它看作一个在时间轴上连续发展的事件,结合这样的背景再说明它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了”。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事物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情况而忽略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那我们就
7、不必使用“了”。刘勋宁称使用“了”时遵循“言有所为”的原则,即要有一个背景,Li&Thompson也指出“了”字句表示事态与特定状况的相关性,说的也都是同样的意思。但在给学生讲解时,为了好懂,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讲故事”的原则,而非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由于世界本身就是时空两轴的,所以很多时候,看世界的方式本来就是既可以动态也可以静止地,无所谓对错,但有些基本前提却会影响人们的态度,譬如对孩子和成人的身高的理解。二者比较,对孩子的身高,既可以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只关注当下而不管“前因后果”
8、;对成人,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不太可能意识到其身高的变化,所以也就不大可能从动态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使用“了”反映出说话人以动态的眼光描画事物、陈述事件的态度,关于这点,也可以解释“太大”和“太大了”,“最好”和“最好了”两类结构的异同。一般都认可前者语气比后者生硬或者直率得多,并以此作为“了”表达特定语气的结语。但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呢?我想可以这么解释,因为不用上“了”这么讲话的人没有向听话者暗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句尾助词“了”本质上牵涉的是语气,是主观的难以量化的东西,但引发某种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