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67100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1.教育P162.“苏格拉底方法”P2313.心理发展P3134.“致良知”P1625.1922年“新学制”P1936.1944年《教育法》P254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题,共40分)1.试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培养途径P401。2.试述教学的任务与过程P64。3.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P60与特点。4.试述德育的内容与过程P81。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题,共80分)1.试论述教师素养P97的构成、教师专业发展P99
2、的过程及途径。2.试评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3.试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353。4.试评述杜威P294的教育实践与思想。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1.【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
3、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2.【解析】“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
4、概念。3.【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4.【解析】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
5、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不会泯灭。然而,“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
6、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5.【解析】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该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归纳总结】简述壬子一癸丑学制与壬戌学制的区别与联系。19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学制结构图,次年又
7、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规程,民初学制成型,史称“壬子一癸丑学制”。学制主系列为三级四段: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性质,高等小学3年,法定入学年龄为6周岁,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4年,得专设女子学校,高等教育虽不分级,实际上是含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三级,主系列之外有师范系列,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分别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当,并专设女师和女高师。实业教育系列,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和专门学校,分别与高小、中学和大学相当。民初学制仍保持以普通教育为主干,兼顾师范、
8、实业教育。“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1)规定6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大学4~6年的分段及各阶段的教育,基本上依据了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显得更合理。(2)小学由7年缩短为6年,又分为初小4年、高小2年,可由各地酌设,初小为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务实,并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3)中等教育是学制的精华,中学由4年延长为6年,克服了旧制4年造成中学基础知识薄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