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ID:33709997

大小: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_第1页
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_第2页
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_第3页
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由一道中考试题引发的思考山东惠民皂户李中学康风星耿方新  中考试题一般都源于教材,是教材知识的的延伸,或拓展,现举一例说明。   原题:(人教版七年级下, 26页第6题(2))     2007年福州市中考试题: 如图2,直线,连结,直线及线段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构成,,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角.) (1)当动点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 (2)当动点落在第②部分时,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在第③部分时,全面

2、探究,,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4/4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这类试题已成为各地中考的必考试题。开放题的特征很多,如条件的不确定性,它是开放题的前提;结构的多样性,它是开放题的目标;思维的多向性,它是开放题的实质;解答的层次性,它是开放题的表象;过程的探究性,它是开放题的途径;知识的综合性,它是开放题的深化;情景的模拟性,它是开放题的实践;内涵的发展性,它是开放题的认识。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问题能形成考生积极探究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

3、学生的潜在能力。本题的第一问结论确定,但是P点的具体位置不确定,需要学生大胆假设确定其位置,可以得到多种证明方法;第二问,实际就转化为了前面提到的教材的原型,而要求直接作答难度相对较小,显然不成立;第三问,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对结论进行探索,并且需要分类讨论。 解:(1)解法一:如图9-1,延长BP交直线AC于点E           ∵ AC∥BD  , ∴ ∠PEA = ∠PBD. ∵ ∠APB = ∠PAE+ ∠PEA ,     ∴ ∠APB = ∠PAC+ ∠PBD. 解法二:如图9-2,过点P作FP∥AC,        

4、         ∴ ∠PAC = ∠APF.              ∵ AC∥BD ,   ∴FP∥BD.             ∴∠FPB =∠PBD .                    ∴∠APB =∠APF+∠FPB =∠PAC  + ∠PBD .4/4解法三:如图9-3,∵ AC∥BD ,  ∴ ∠CAB +∠ABD =180° 即 ∠PAC +∠PAB +∠PBA +∠PBD =180°.又∠APB +∠PBA +∠PAB =180°,     ∴∠APB =∠PAC+∠PBD.            (2)

5、不成立.                        (3)(a)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结论是∠PBD=∠PAC+∠APB.(b)当动点P在射线BA上,结论是∠PBD =∠PAC +∠APB.或∠PAC =∠PBD+∠APB 或∠APB =0°,∠PAC =∠PBD(任写一个即可).(c) 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结论是∠PAC =∠APB +∠PBD .      选择(a) 证明:如图9-4,连接PA,连接PB交AC于M    ∵ AC∥BD,∴ ∠PMC =∠PBD.又∵∠PMC =∠PAM +∠APM,∴ ∠PB

6、D =∠PAC +∠APB.     选择(b) 证明:如图9-5 ,4/4∵点P在射线BA上,∴∠APB =0°.∵ AC∥BD ,  ∴∠PBD =∠PAC .  ∴∠PBD =∠PAC +∠APB或∠PAC=∠PBD+∠APB 或∠APB =0°,∠PAC =∠PBD.                         选择(c) 证明:如图9-6,连接PA,连接PB交AC于F∵ AC∥BD ,       ∴∠PFA =∠PBD.∵ ∠PAC =∠APF +∠PFA ,∴ ∠PAC =∠APB +∠PBD.      温馨提示

7、:所谓的开放型试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常见的类型有条件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得出结论,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像、扩散、概括、隐喻等水平思维能力的探索创新能力十分有利,是今后中考的必考的题型。开放型试题重在开发思维,促进创新,提高数学素养,所以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热点考题。观察、实验、猜想、论证是科学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维能力新添的内容,学习中应重视并应用。而要想做好此类试题我认为应从教材入手,教材中的习题和例题都有一定的探索性,我们只有立足教材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反复推敲,对习题进行

8、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数学素养。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