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29515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7
《归一应用题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归一应用题》案例钱库三小吴少东一、背景与设想 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已刮遍教坛这方热土,而沐浴在美好春风里的,却是以偏重知识传授与落实的传统教材这棵“老树”。这就出现了“春风”与“老树”的矛盾,“老树”能否适应“春风”长出“新枝”呢?我们认为,只要作为“植树人”的教师建立起新课程理念,抓住机遇,接受挑战,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来对待教材,边质疑边探究,使自己从一个单纯的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答案就是肯定的。下面就“归一问题”(浙江省版九年义务教材)的教学案例来具体阐述。 传统教材将“归一问题”分为两课时编排,在每一课时
2、例题前都设计了相应的基本应用题,先复习基本数量关系,为例题教学作准备,例题之后及时安排练习巩固。这样的编排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以听讲、记忆、模仿为特征的接受性学习活动的展开,却因学习情节远离学生生活、学习内容缺乏挑战性探索性而不能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导致学生始终处在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思维的发展。归一问题的核心是“不变量”的把握,为了有利于学生在整体背景下主动参与探究知识,我们适当调整了教材,把两课时的内容合并在一课时进行,同时改编例题材料,赋予新情节,以增加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和探索性……二、课堂教学简要过程及说明
3、 ●创设情境,提供整体性探究材料。 1、媒体展示情境:两辆小车同时从苍南向温州出发,一辆红色车以匀速前进,而另一辆蓝色车变速前进(时而慢、时而快)。 师:猜一猜,哪一辆车最先到达终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众说纷纭,无法确定哪辆车最先到达终点。 2、出示探究材料。 师: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多。我把刚才这两辆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分别记录在两张表格里(表略),你能根据已知信息填出空格里的数据吗? 3、学生独立探究,同时教师又提出:如果你能填出空格里的数据,能否列出算式?(这时学生已感觉到了第二张表格填数据比较困难,从中自我
4、感悟出了问题的存在。) 4、师: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分组热烈讨论。教师参与讨论,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 5、汇报结果展示。 表一情况: ①因为从表中看出每小时的行驶路程不变,都是60千米,所以,6小时应该行360千米。 这时教师有意突出提问:这60千米是怎样得来的?并根据学生回答有计划地板书: ②因为6小时是3小时的2倍,所以6小时应是“180×2=360(千米)”。教师略加整理写出:180×(6÷3)。并指出关键还是“速度”不变。 ③因为5小时行300千米,7小时行420千米,所
5、以6小时行(300+420)÷2=360(千米)。 ④因为每小时都是行60千米,5小时行300千米,所以6小时行300+60=360千米。 表二情况: ①因为从表中看出速度在变,所以6小时行多少千米无法计算。 ②因为汽车速度虽在变,但毕竟要行驶的,所以我估计6小时行的路程在160千米至350千米之间。(同时该学生跑上讲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学生情不自禁鼓掌。师:你这样估计很好,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③600千米路程,大约要行9小时、10小时、…… 这时学生展开了争议。(略) 6、
6、师:为什么第二张表格填数引起大家的争议呢? 生:因为第二张表格中的“速度”在变。 7、沟通表格与文字应用题的联系。 师:你能选择其中的两组信息编成两步应用题吗? 生1:一辆轿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或行驶6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生2:我有意见,如果5小时与6小时所行的速度不一样,就不能计算啦。我认为应加上说明“一辆轿车匀速行驶”。 师:你们同意吗?还可以怎样说明?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照同样的速度、照这样行驶、照这样计算…… 师:你能列算式计算吗?(略) (说明:兴趣和动
7、机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借助多媒体形、声、色的动态特点,模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行程现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促使学生迅速拥有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材料,对比强烈,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不仅自主感悟出“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及“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借助学习材料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得出多种思路的解题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在应用训练中巩固提高。 1、学生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例
8、子,搜寻生活素材。 2、汇总、展示信息表: 3、学生自选素材编题解答,随后小组内交流互评。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编题、解答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