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05056
大小:476.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27
《断句诗歌鉴赏阅卷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断句、诗歌鉴赏阅卷分析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0.断句计分方法:用断对的分值(每两处1分)减去断错的分值(每两处1分),即为最后得分。错误集中处:A“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B“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0.断句A“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正确断法:“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错误原因:“收人面令小”是“故令微凸”的目的,这样就能达到“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的特殊效果。学
2、生没读懂句意,对前后句意间的关系缺乏推敲。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0.断句B“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正确断法: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错误原因:学生将“小大/增损/高下”并列为三个形容词,没理解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是为了“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因此先“量鉴之小大”,再“增损高下”,这是“巧智”的体现。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0.断句两点体会:1、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强调学生注意前后句子间的关系。2、叮嘱学生答
3、题要规范。不规范现象:①用铅笔断;②用双线断;③虽用单线但方向向右斜;④想取消所断之处,但越描越黑,不会使用删除符号。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⑴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D“旁观的王迈”误,应是旁观的其他人笑,王迈和作者都是被笑者。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⑵这首词下阕的最后两句抒情很有特点,结合语境试做分析。(4分)题干关键词:“最后两句”、“抒情”、“抒情特点”、“结合语境”、“分析”因此,应紧扣最后两句,答出“抒情特点”是什么,抒发的感情是
4、什么。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评分标准:①.本小题4分,准确指出抒情特点并结合诗句解说2分,所抒发的情感表述准确并结合诗句分析2分。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评分标准:②.“抒情特点”指最后二句的抒情方式和所含的·修辞方法,关键词分别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反复(重复)”、“反问(问句)”等。答出任意一个关键词,并结合诗句正确解说,即视为特点概括准确,得2分。只答出关键词,没有任何结合诗句的解说,或解说完全不相干,只得1分。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
5、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评分标准:③.情感表述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并结合诗句,即得2分:豪放洒脱、放达不羁、疏狂不羁、洒脱忘我、超然脱俗……④.如果学生不只针对最后二句作答,适当扣除“结合诗句解说”的分值1—2分。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问题剖析:①.读不懂诗意,或不认真去读诗意。如将诗意理解为“依依不舍”的,“报国无门”的。②.不认真审题:比如针对全词作答而不是“最后两句”,又如只答抒了什么情,不涉及怎么抒情的。③.修辞方法辨识不清,如答“夸张”、“对仗(对偶)”的。④.语言表达不简明、不连贯。
6、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答案示例:4分①.旁边的人拍手笑我疏狂,但是疏狂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自己即将远行,与朋友作别时的狂态,抒发了乐观、豪迈的感情。(4分)②.采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旁人笑作者轻狂,作者却毫不在意,并高呼疏又怎样,狂又怎样,表达了作者不羁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狂放与豁达的心境。(4分)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答案示例:4分③.最后二句用了反问语气,“疏放又怎么样?狂妄又怎么样?”表现出了词人面对“旁观拍手笑疏狂”的不屑,和
7、自己豪迈大气的胸襟与情怀。④.最后两句用了反问、反复的修辞手法,作者直抒胸臆,疏放又怎样?豪迈又怎样?狂放又怎样?作者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表现了作者与志同道合的好友晤谈的高兴、兴奋以及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格。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答案示例:4分⑤.酒宴上别座的客人见王、刘二人伴酒说文章的欣狂、不拘小节的姿态,纷纷笑议。而作者对此毫不在意,认为“即便姿态略有不雅又如何呢?我硬是要如此”。作者以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表现出了对“文章”的热爱,也体现出了作者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⑥.疏放又怎样?狂傲不羁又怎
8、样?作者用反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激昂豪迈,抒情中展现了与友人饯饮的酣畅,与知己相逢的淋漓,表现了作者洒脱的真性情,抒发了作者淡对世俗眼光,但求挥洒胸怀的豪迈之情,还隐含着对世俗浅薄的讽刺。状元365答疑网--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11.诗歌答案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