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口线虫技术资料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

ID:33603887

大小:22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7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_第1页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_第2页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_第3页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_第4页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颚口线虫技术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技术资料颚口线虫最早是Owen(1836)在伦敦动物园的一只幼虎胃内发现并命名。1889年,泰国学者Levinsen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病例。作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960年代,颚口线虫病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十分普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洲中南部特别是墨西哥病例增多,估计与该地居民喜食Ceviche(含有生鱼成分)有关,1992-1995年间患者病例总数达300名。1980年代以来,在日本发生不少颚口线虫病例,是由刚刺颚口线虫引起的。迄今,我国已报告的病例有34例,表明我国棘颚口线虫病在增多。我国GB1

2、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规定水产品中不得检出致病性寄生虫,其中包括颚口蚴。一、病原颚口线虫属(Gnathostoma)的寄生虫,自Owen(1836)首次报道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spinigerum以来共报告22种,其中有效种12种,按年代排序如下:1.棘颚口线虫G.spinigerumOwen,1836年发现于英国;2.刚刺颚口线虫G.hispidumFedtchenko,1872年发现于土耳其斯坦和匈牙利;3.膨胀颚口线虫G.turgidumStossich,1902年发现于阿根廷;4.美洲颚口线虫G.a

3、mericanumTravassos,1925年发现于巴西;5.陶氏颚口线虫G.doloresiTubangui,1925年发现于菲律宾;6.负鼠颚口线虫G.didelphisChandler,1932年发现于美国;7.日本颚口线虫G.nipponicumYamaguti,1941年发现于日本;8.浣熊颚口线虫G.procyonisChandler,1942年发现于美国;9.巴西颚口线虫G.brasilienseRuiz,1952年发现于巴西;10.宫崎颚口线虫G.miyaxakiiAderson,1964年发现于加拿大;11.马来颚口线虫G.malays

4、iaeMiyazakiandDunn,1965年发现于马来西亚;12.越南颚口线虫G.vietnamicumLe-Yan-Hoa,1965年发现于越南其中第1、2、5和7种为人畜共患。颚口属线虫第三期幼虫长2mm-16mm,体表具有横纹和小棘,体前部棘数明显而密,体后部棘渐小而疏。有1对颈乳突,1个排泄孔,有4个颈囊。食道呈棒状,分肌质部和腺质部,肠管粗大。第三期幼虫典型的形态特征为:有头球,头球上有4环小钩(日本颚口线虫仅有3环小钩),每环钩数约40个。二、生活史和传播途径颚口线虫的生活史全程需经3~4个宿主。虫卵在水温27℃的水中经过7天发育成第Ⅰ期幼

5、虫,再经过2天并蜕皮后成为第Ⅱ期幼虫。如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再次蜕皮成为早第Ⅲ期幼虫。感染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鱼、蛙吞食,幼虫发育为晚第Ⅲ期幼虫。蛇、鸟等吞食了感染第Ⅲ期幼虫的鱼、蛙,则成为带虫的转续宿主。猪、猫、狗、虎、豹等终末宿主吞食了Ⅲ期幼虫,则在肝脏再一次蜕皮成为第Ⅳ期幼虫,然后返回胃内发育为成虫并在胃壁上形成瘤块。人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的鱼肉等水产品而感染,但幼虫在人体内不会进一步的发育。棘颚口线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世界各地已报道可作为棘颚口线虫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的有104种,主要包括鱼、蛙、蛇、鸟、鸡、鸭、黄鼬

6、、蝲蛄、蟹、龟等,鱼主要是淡水鱼,包括雷鱼、乌鳢、土附鱼、鳝鱼、泥鳅、鳜鱼、鲤鱼、麦穗鱼、红鳍鲌、翘嘴红鲌、黄颡鱼、叉尾斗鱼等。其中黄鳝的感染率和感染度远高于泥鳅和鲤鱼等其它鱼类。转续宿主主要是爬行类、鸟类及啮齿类动物。终宿主为猫、狗等,也可寄生于虎、豹等食肉动物,人是颚口线虫的迷路宿主(Incidentalhost)。生活史见图1。图1.颚口线虫生活史终宿主猪的感染途径,已证实的有两种,一是吞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鱼类和各种转续宿主而被感染(除鱼外,1973年,Daengsvang报道人因食用未煮熟的鸡而感染颚口线虫病);二是通过饮水吞食含有第三

7、期幼虫的剑水蚤,第二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刚刺颚口线虫。刚刺颚口线虫的终末宿主若摄食了含有第三期蚴虫的剑水蚤,也能发育为成虫。有关这两种传播途径,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有不同看法。汪溥钦认为猪感染刚刺颚口线虫的主要途径是第二种方式。人工感染实验证明第一种亦是重要的感染途径。理由是流行区鱼类和转续宿主感染十分普遍,特别是鼠类、某些鱼类和蛇类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较高。如一条250克鳝鱼的肝脏中曾检获732条幼虫,而黄鳝又是居民常见的食用鱼。市场上出售鳝鱼时,卖主都将内脏剔出随地抛弃,污染环境,因此猪放牧时完全可能吞食被病原感染的食物。此外,有些农户还将剔出的鱼内脏用于养猪

8、,更能传播此病。因此鱼类和其他转续宿主在流行学中有其重要意义,切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