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65986
大小:5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7
《三板市场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板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问题的提出 以1991年底成立的上交所、1992年初成立的深交所为标志,迄今中国证券业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上市公司从少到多,已发展了1200家上市公司,成功地为国民经济及其发展筹得近万亿资金,上市公司总股本达5000多亿股,股票市值高达40000多亿,占GDP比重近50%.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但就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而言,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达到1000家所用时间,伦敦交易所用了190年,纽约交易所用了165年,东京交易所用了98年,而我国的深沪交易所只用了不到
2、10年,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堪称资本市场的奇迹。 综上所述,如果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以追求规模和总量为特征,遗留了若干问题的话,那么第二个十年必然要从解决这些遗留问题出发,在规模的基础上完成规范,在总量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其一,股本结构的调整和规范问题,主要是指以国家股、法人股为主的非流通股如何尽快实现可流通。其二,中国股市组织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培育以交易所和场外交易相结合的资本市场结构,大力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典型的新兴资本市场,转
3、轨特征明显,一是对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惯性依赖性强,喜欢政策导市;二是盲目全盘照抄西方。这两个特征在中国股市结构的布局上,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前者是希望用计划手段搞一个大一统的股票交易所,赶超世界一流;后者则简单看到西方股票交易所合并的趋势,只重结果不看过程,没有看到西方交易所合并的趋势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产生的。 这直接导致我国股市布局的政策只搞“精品店”,不搞“百货店”。而“精品店”也越来越倾向于只搞一家。这导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使得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行政垄断导致上市公司质量低劣
4、。只有一个“精品店”,必卖假货无疑。二、培育三板市场的意义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的意义重大: (一)中国庞大的企业数量和规模特征各异的企业群体的并存的现实决定了多元化、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的并存。中国现有企业数量高达1000多万家,既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其中,仅小型企业就占了近800万家;既有从事加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企业,也有从事高科技开发的新新企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又有公司企业、合伙企业、独资企业。无论从中国企业的数量上看,还是从企业形态的复杂程度上看,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和最复杂的“迷宫”。
5、 目前中国的企业正在从按所有制分类的组织方式向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产权清晰的法律组织形态过渡,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实现产权的流动性。而这一进程,只能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中国的企业组织模式和形态是多元的,这决定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体系也必须是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 随着中国前二十年改革的完成,我们已经逐渐从重国有轻民营、重大轻小、重管理轻产权的微观改革中走出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开创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开始逐渐成熟。 (二)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打破现有大一统的垄断模式,最终实现来自
6、竞争的规范和繁荣。 如果把上市公司当作证券业的产品的话,那么制造这一产品的两大环节――证券公司的承销环节和交易所的上市环节,都应引入竞争机制。 中国资本市场在大一统的模式下,无论是在额度指标审批制上,还是对国有企业特殊政策照顾上,均以行政审批、计划手段来实现。不尊重市场规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势必导致造假、腐败和低效,人们深恶痛绝的万恶之源正是来自于行政性垄断。 因此,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垄断问题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资本市场本身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他只能获得来自竞争的繁荣。 正视中国证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
7、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从交易所环节开始倡导打破垄断。一定不能急于搞大一统的交易所。尽管国际上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之间存在合并趋势,但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西方证券交易所的合并趋势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意志,而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准则、以证券交易所公司的发展意愿最终从分散实现统一的。 从证券业打破垄断的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模式和布局,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体系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形成两个以场内交易为特征的交易所和若干个以场外交易为特征的柜台交易市场和自动报价系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化发展方向的。 三板市场的
8、推出,将从功能上弥补我国没有场外交易市场这一空白,这是事关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大问题。 (三)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但融资问题严重束缚中小企业的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