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65931
大小:75.4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了解本文所播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止确理解作者的理想。3.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耍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止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
2、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播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关于作者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儿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言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
3、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己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
4、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下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资料内容如下:(1)辨明字音:豁(hub)然开朗俨(ydn)然诣(yi)太守垂髻(tiao)刘子骥(ji)阡(qian)陌交通便要(ydo)还家(2)一词多义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
5、相向其:这、那复前行,欲穷其林他的得其船为:作为捕鱼为业对、向不足为外人道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复:又复前行再不复出焉乃:于是、就乃大惊竟然、竟乃不知有汉(3)•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徳高尚的人。(4)一义多词:悉如外人一一具答之一一咸来问讯一一皆叹惋缘溪行——便扶向路便要述家一一延至其家语云一一不足为外人道也乃大惊一一遂与外人间隔(5)古今异义词:鲜美一一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交通一一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一一古义: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
6、境一一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一一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足一一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如此一一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俨然一一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缘:沿。杂:别的O(6)重点词语:为业:靠……谋生。夹岸:夹着溪流两岸。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咸:都。
7、所从来:从哪儿来。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咼兴地。(7)7个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黄发垂辔豁然开朗无人问津(8)通假字:“要”同“邀”1.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
8、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