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57762
大小:10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11.13】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易公教育江西教师考试培训第一品牌www.ygteacher.com【11.13】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22)1.孟子说“微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A.道德素养B.专业知识C.教学技能D.教育机智2.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要选可食的果实,又要选不可食的果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变式法B.比较法C.直观法D.正例与反例配合法3.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B.痕迹衰退说C.提取失败说D.干扰说 4.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易错题]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社会性质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6. 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A.特殊岗位补助B.生活补助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7. 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 )A.个体的知识经验B.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C.个体的需要、兴趣D.情绪状态8.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
3、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易错题]A.知觉的理解性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易公教育江西教师考试培训第一品牌www.ygteacher.comB.知觉的选择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9. ( )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10. 在做练习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体现了学习的( )策略。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
4、调节策略D.控制策略参考答案:1.C【解析】孟子的这句话是说教师要把体态表达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2.A【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保留了果实的本质属性,而舍弃了果实“是否能食用”这一非本质属性。3.D【解析】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正是指先后学习内容之间的干扰。 4.B【解析】科学技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5、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活动提供指导,保证了受教育者的质量;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者数量的发展。5.B【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人格的独特性。6.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6、津贴。7.答案:B【解析】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刺激物只要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8.A【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其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故本题选A。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
7、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9.A【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易公教育江西教师考试培训第一品牌www.ygteacher.com,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故得出本题答案选A。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所持的固定划一的看法。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
8、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其中第一印象是典型的首因效应。10.C【解析】首先可以判定题干中的情况属于元认知策,元认知策分为计划策、监控策和调节策。调节策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