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34640
大小:54.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初探“情境问题串”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探“情境+问题串”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初探“情境+问题串”教学模式安徽桐城市大关镇麻山小学(231420)王存彬 《数学》(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经过多年研究和精心修订,提出了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所谓“情境+问题串”教学模式,是指每一单元、每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都是从特定的情境出发,设计出一组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领悟、理解情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轻松地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教学方式;教学时从问题情境入手,从提供背景、图例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多方面来组织和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
2、情境中形成知识与技能,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一、预设情境,激发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氛围中,使学生在提供的情境中获取灵感、思考问题。情境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序列性、适应性、灵活性,更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二、问题生成,分析信息“问题串
3、”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教材中的“问题串”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新知的平台,也可以说,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问题是课堂教学得以推进的动力所在。因此,问题的“生成”也就成了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设计“问题串”时,力求做到:一是问题的目的性。综合情境,明确在某种情境下想要干什么?二是问题的价值性。帮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三是问题的障碍性。帮助学生分析信息、整理数据,由浅入深、逐层推进,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四是问题的开放性。问题一旦产生,就必然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空间。如教学
4、《开会啦》时,创设这样的情境:现场有11位小朋友准备开会,但是全场仅有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由于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解决问题又快又准。虽然学生是初次尝试解决比多少的实际问题,但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快体会到“两个数量比多少”的数量关系,引出感知减法的含义,对减法形成抽象思维。接着用“O”表示人,“□”表示椅子,让学生体会符号化、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实现了认知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提出“你能列式解决问题吗?”“下面的列式你同意吗?”“问题串”的设计和教学运用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理解,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串”,适时调整“问题串
5、”的呈现方式,真正发挥“问题串”的作用,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有机统一,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三、主动探究,成果交流教材强化了“问题串”的呈现形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目标合为一体,着力培养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串”是教学的核心,师生围绕共同的“问题串”展示探究活动,并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通过系列的问题,自己发现结论。在这个过程,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问题串”,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材专门设计了培养学生发现
6、和提出问题的教学活动,每次活动均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如在每学期教材中安排了一些个性教学内容,结合2011版提出的“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增设了“数学好玩”单元:首先呈现出一个任务陷阱,再通过“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从头到尾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些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我反思,其次是小组内交流后共同反思。最终的目的是将学生得出的结论刺激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自己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反思与归纳,梳理对整个探究过程的相关知识点,系统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数学思想。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一种学习环境。它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7、为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并将知识与技能加以整合运用,遵循服务于学生,还原于本质课堂,让教学为学生发展铺路的模式。(责编 金 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