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

ID:1646554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0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提高。笔者强调在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进行相关素质教育训练,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模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创建一定的更加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由发挥空间,以身体练习和丰富的心理活动的展开为主线,强调在学生身体锻炼过程中进行相关素质教育训练,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  一、情境教学模式下的准备部分  体育课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进行某一运动项目训练时,避免因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

2、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所采取的措施。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设置简单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从单调乏味的体能训练中解脱出来,力求身体与心理的协调统一,在优美快乐的气氛中开始一堂课的学习。情境模式创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进行引导,也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如下面的一个准备部分的例子,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设置的一节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目的:发展学生的耐力,使学生尽快融入体育课堂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勇敢的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设置情境参与者:体育教师;班级体育课代表

3、;全体学生。  设置方法:在上节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教师就提出了本次课的初步构想。体育委员征求全班同学意见,并加以整理,在上课前20分钟交给体育教师,教师进行课前布置。  器材准备:400米跑道,灰斗一个,标志物若干。  情境:教师在跑道上放置一些简易的障碍物,画出一些图形,代表高山、小河、独木桥,并告诉学生:“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红军前辈们走过的长征之路,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辛。我要求大家越过‘高山’、跳过‘小河’、走过‘小桥’,并且要完成两圈的任务到老师这里报道,前十名到达我这里的就是我们的英雄。”同时在各个障碍处有一名学生作为监督员,要求同学们不要当逃兵。这样一堂

4、简单的情境教学就诞生了。一个枯燥乏味的慢跑练习,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建就成了一个趣味性练习。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400米跑道,而是一堂有声有色的军事训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更能使学生从心理上逐渐进入体育课的学习。我们在增加练习难度的同时,也完成了增加学生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练习,实现了学生注意力的优化转移,有利于下一章节的学习。  二、情境教学模式下的基本部分  1.情境模式的创建应结合教学实际。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教育观念不同,而存在着千差万别。有些地区体育设施齐全,师资水平较高;有的地区却连最基本的体育器

5、材都没有。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又导致教育理念的不同。这种情况更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发掘素材大胆地进行创新与尝试,充分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因此,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具体表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要求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尝试。这无疑对当代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体育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练员向科研者的角色转变,进行研究性、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2.情境教学要因时制宜。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与季节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运动也应因季节的变化来选择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式,适时而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6、果。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也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变化,根据气候的不同来设计情境教学模式。如在春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可加强学生的柔韧、速度等素质练习,设置与春季有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融入绵绵春意之中。而在冬季,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耐力,可着意创建各种耐久跑的情境。如下雪时可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在奔跑嬉戏中发展学生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季节,根据不同的气候科学设置不同的课堂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体育教师基本功的具体体现。  3.情境模式教学应注重“健康第一”,重视学生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情境模式教学应重视学

7、生间的个体差异,倡导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克服一个又一个主、客观困难的同时,又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如在发展以学生的弹跳能力为主、学生协调能力为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创建一个名为“金色池塘”的教学情境。具体方法如下:在一个10米×10米的场地内,用粉笔(跳绳)画出(摆出)许多叶子的图形,叶子的形状要包括三种,按照学生弹跳能力的大小进行设计“叶”间的距离。那么一个落满“树叶”的金色池塘就布置好了,而学生则成了一个个快乐的“小青蛙”。“小青蛙”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要双脚从一个“叶子”跳到另一个“叶子”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弹跳能力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