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ID:33498008

大小:6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6

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语文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改变原有的学习状态,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想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怎样将这一理念具体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笔者结合实践谈一点心得体会。一、名人、名言事例激励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名人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

2、学生质疑。教学中,我在学生搜集有关名人质疑的事例以及相关名言的基础上,组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交流课——一个大胆的同学先说:“如果没有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我笑着赞许:“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又有位同学发言:“孔子曰:‘多闻阙疑,多闻阙始。’主张广闻质疑。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像是受到了鼓励,同学都踊跃地举手发言。“宋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这里方是长。’”“还有还有,”有的

3、同学甚至抢着补充,“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交流中,同学们还知道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又一个同学说:“哲学家罗素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时,曾问他的老师哲学家穆尔:您认为谁是您最好的学生?穆尔不假思索地回答:维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在听我课时,老是有一大

4、堆问题。罗素是伟大的哲学家,可后来,维特斯坦很快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后了?维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可见,一个个问题就像一级级台阶,引领着人们攀上成功的顶峰。”通过交流,学生充分认识“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它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疑才能使人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学生起疑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二、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

5、。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这观点确实行之有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

6、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的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所以对学生提出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做到欢迎质疑。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奠基石,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是永远不会有创造的。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

7、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还不能充分理解的课文。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参考文献:

8、[1]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中小学管理.1999.1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肯尼思·h·胡佛.大学实用教学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