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

ID:33483723

大小:6.3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6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_第1页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_第2页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_第3页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_第4页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吳讓之仿秦漢印之研究TheResearchofRangzhiWu'sTheResearchofRangzhiWu'sITheResearchofRangzhiWu'sIIImitationmitationmitationmitationWWWWorksoftheorksoftheorksoftheSorksoftheSSSealsinealsinChinChin-Chin---HanperiodHanperiodHanperiodHanperiod劉嘉成LiuJia-Cheng臺灣藝術大學造形所書畫組碩

2、士摘要吳讓之(1799-1871)是繼鄧石如(1743-1805)之後一位書法篆刻家,活躍於清代嘉慶、同治年間的揚州地區,早年從書法理論家包世臣習書法、篆刻,為其入室弟子,更借由包氏習得鄧石如書印之精髓,後世公認為鄧石如再傳弟子,對於皖派的繼承與發揚,具有承先啟後之功。關於讓之習印的經過,大致可分為秦漢印、近代名工、鄧完白三個階段,由吳氏流傳下來的篆刻作品中,無論是早年臨摹期,或是中晚年自我研創時期,皆無間斷,對於秦漢印的學習與探索,因領略體會的差異,於印藝中有不同的表現,而非僅是形式上的模仿,這種納古

3、而出新創作手法,無疑是值得後輩學習借鑑之處。【關鍵詞】吳讓之、秦印、漢印、仿印。書畫藝術學刊第2期一一一、一、、、前言前言吳讓之六十五歲前,雖以篆刻名世,卻未見有任何篆刻理念的論述傳世,直到遇到魏錫曾(1828-1881),印學家魏稼孫雖不治印,但極嗜印,更好集印,曾手拓印譜多種。同治元年(1862)七月,浙江一帶遭洪楊之亂,於此時游泰州,面謁六十五歲的吳讓之,應魏氏之所求,將齋中的篆刻作品,鈐拓輯成《吳讓之印譜》兩部,一部魏錫曾自存,一部交沈均初收藏。沈本先後有魏錫曾、趙之謙、吳昌碩、趙時棡、褚德彝、

4、曾熙、任堇、王禹襄、黃賓虹、高時顯、王福厂等人題記。魏錫曾當時並請吳讓之作序一篇。首先讓之於〈《吳讓之印譜》自序〉中,談到自己一生習印之經過:讓之弱齡好弄,喜刻印章。十五歲乃見漢人作,悉心橅仿十年。凡擬近代1名工,亦務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見完白山人作,盡棄其學而學之。可知吳氏幼時即喜好刻章,故早年習印,以濃厚的興趣為出發點,直到十五歲時,看到一些優秀的秦漢印譜,始正式習印,進入堂奧,其學習過程大略可分成三個階段:一、十五歲至二十五歲,乃仿秦漢印時期;二十六歲至三十歲,為仿近代名工時期;三十歲之後,始盡棄

5、前學,乃為仿鄧石如時期。吳氏年幼十五歲時,正值浙派風靡之時,讓之身處於人文薈萃地區的揚州,亦受到地區性印風所影響,但站在學習的角度上,能夠上溯至秦漢古印譜,用心臨摹十年,而不受時風所囿,其寫篆排稿的功夫,在方寸之間,逐漸磨練而成,為往後的創作,提供了更寬廣的空間。以下就讓之仿作中,從早期以秦漢印為師,到自我研創期,試圖分析探討其學習與創作理念。二二、二、、以秦漢印為師、以秦漢印為師由目前讓之流傳的印作中,以秦漢印面貌為創作元素,從早年的模仿,到中晚年的研究創新過程,多所發現,更配合刀筆上精彩的表現,逐漸

6、發展出個人的面貌,故吳昌碩跋《吳讓之印譜》曾云: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於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縴曼之習,2氣象駿邁,質而不滯。……而愈信秦、漢鑄齒渾穆淵存。此論實道出吳氏創作的泉源,除了對鄧印的研討極深之外,早年對秦漢印璽的臨摹,領略漢印或鑄或齒,其神采為渾穆淵存,更爲其習印之初,奠定良好的1韓天衡編訂《歷代印學論文選》下冊595頁,杭州:西泠印社,1999年8月。2同上註,598頁。2吳讓之仿秦漢印之研究根基,與現今學習治印之始,必宗秦漢,是一樣的道理。王北岳談到漢印的美術性有「方正清勁」

7、、「渾厚典正」、「婉通流美」、「斑斕古拙」、「裝飾魚鳥」五種,其中以「渾厚典正」與「婉通流美」二者,對讓之影響較多:渾厚典正:這一類型的漢印甚多,大多筆畫厚實,結體方中帶圓,因為在方形印中求穩固,則字形必趨於方,而純方則板刻,於是在方中求圓,使穩定中有流轉之氣趣,這也是漢印中漸次發展的必然現象,使漢印方圓兼備,有筆有墨。《印風》漢(32-4)渭成令印《印風》漢(41-2)牟右尉印(23-005-1)奉檄之餘婉通流美:漢印中一種,強調小篆筆意的印章,尤其是玉質印章,大多採取婉通流麗的筆勢來刻製,在銅質印章

8、中,能表現筆意婉暢的亦有之,只是不大經見而已。印章既然是使用小篆,當然要把小篆的情意表達出來,所以這一類印章是漢印的精品,也比秦印表現得更為完美。皖派3的鄧石如即由此出。《古玉》482魏嫽《古玉》483魏霸(23-005-1)雜佩以贈之以〈奉檄之餘〉白文印為例,章法平方正直之餘,帶有圓轉流動之趣,線質轉折處略細,乃配合篆書筆法所致,雖以衝刀爽利刻出,但仍保有漢印厚實感,具有「渾厚典正」的特點;而〈雜佩以贈之〉白文印,無論橫豎,皆善用曲線,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