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32350
大小:62.9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5
《试论大学教育中爱和尊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大学教育中爱和尊重摘要: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大学教育的困境着眼,提出恪守爱与尊重的理念是大学教师发挥正能量、提高教学成效的最基本要素。关键词:大学;爱;尊重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47-03收稿日期:2013-06-25作者简介:吴正颖(1979—),女,江苏东台人,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多孔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一、大学教育的困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对教师的职业功能给出
2、了很好的定义,这也是笔者经常用来勉励自己的格言。然而,网上广为流传的学生眼中的现代大学教师却是这样分类:“一流老师靠人格魅力,二流老师靠学术,三流老师靠泄题,四流老师靠作业,五流老师靠点名,末等老师靠不停变换点名方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对号入座的同时,笔者也在思索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现代的大学教育,有时不是教师不愿意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很多情况下,学生不愿意被传道授业,更无主动提出问题的意愿。在教学交流过程中,也常有教师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或玩手机,或打瞌睡,或交头接耳,或随意走动,更有甚者逃课旷课等等诸如此类。大学课堂出现这种
3、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就仅仅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的相互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大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不理想。在一份《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显示,教师与学生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满意度均在60%左右[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从学校和教师这个层面来考虑,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教师所教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很多学生觉得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对以后毕业找工作没有什么帮助,所以缺乏学习的动力。教与学本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学生失去兴趣,教
4、师也容易失去耐心。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多数集中在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还是采用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式。这样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教师“不感冒”,对所学内容也缺乏兴趣,从而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结果。针对目前大学教育中的这些问题,教学改革的命题被一再重申。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很多文章都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手段。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确实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然而,我们在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树立一下大学教育中最本质、最基础的一些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之外,是否还应该审视一下自
5、己的心灵?二、爱与尊重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的目的本质上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2]o教师的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与学生的一种交往过程。而真正有效的交往,是需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沟通的基础是什么?正是爱与尊重。因此,笔者认为,在现代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努力掌握教学技巧、提升自身水平之外,更需要重视的根本原则是对学生的爱与尊重。爱与尊重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里面将人的爱的需求和尊
6、重需求摆在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之外的更高等级[3]。早在18世纪,著名的教学家裴斯塔洛齐就指出,获得孩子的信任和爱之后,教育便可以水到渠成。爱的存在,会使施教者与被教者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也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爱在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爱才能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隔绝状态[4]。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来自他者的关怀、信任和理解,从而摆脱学习生活中的个体化状态,克服孤独和疏离[5]。而尊重和理解,则是爱的前提条件,也是爱的具
7、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正如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给予足够的爱与尊重,将会使得教育变得非常有效。爱与尊重的理念,在许多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中被反复强调[6],但在现代大学教育过程中却略显缺失。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教学的特殊性导致师生之间相处时间短暂,互相了解不够,从而产生疏离。大学教师(班主任除外)与学生的相处一般只会在课堂上,课堂教与学结束后彼此夹着课本离开,学生与教师此外基本没有交集。而在课堂这短短的相处时间内,还主要是教师个人的表演,学生能够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并不太多。如果课堂人数比较多的话,教
8、师甚至都不能够完全认识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