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

ID:33429430

大小:246.0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8-05-24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_第1页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_第2页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_第3页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_第4页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动性及废用性骨质疏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废用性及制动性骨质疏松症DISUSEANDIMMOBILISATIONOSTEOPOROSIS1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病因运动能力受限或功能障碍运动系统损伤或病损神经系统损伤或病损2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病因脊髓损伤偏瘫脊髓灰质炎及其后遗症骨折长期卧床太空飞行3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机械负荷减少或消失运动丧失失重状态营养不良4废用性及制动性骨质疏松骨丢失主要发生在松质骨负重骨下肢,特别是末端年轻老年,青少年6个月达50%制动期限、方式及程度5机械负荷与骨组织骨骼的发育与骨量多少与运动密切相关肌肉容积和肌力与BMD相关肌肉收缩是增加骨量的重要因

2、素骨组织丧失重力负荷或肌肉收缩的刺激→骨代谢紊乱→骨钙外逸,血钙↑,尿钙↑6骨骼与机械张力骨骼在一定生理范围机械张力下进行运动机械张力超过上限时,成骨增加低于阈值时,骨量下降,骨支撑功能减退减少负荷时骨丢失-Frost7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有明显适应性,力学环境改变后,当原有骨量分布已不能适应,某些部位因骨量不足负荷增加,遂增加骨量;某些部位因骨量过多负荷减少而降低骨量,如此使骨量分布重新适应新的力学环境8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 (TheMechanos

3、tatofBoneBiomechanics)生物化学信号指令(signal)通过间隙连接传递到骨表面的骨衬细胞,合成和分泌有关因子,进而激活骨塑建和骨重建等骨生物调节机制,并通过自我更新,修复微缺损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力学环境骨组织中生物力学反馈系统(回路)将“未能满足”的信息不断地传递到骨组织生物调节机制,使之继续工作,直到力学环境需要得到满足为止9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非生物力学因素只起辅助调节作用,不能决定骨组织是否需要改变部位和方向(增加或减少),只能在特定部位

4、促进或抑制其特定变化(增加或减少)10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非生物力学因素骨组织生物调节机制信号指令骨组织外力负荷肌肉收缩骨组织生物力学反馈回路健康/疾病11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骨量的增减取决于外力的幅度和敏感性(阈值)骨重建阈值<200µ,骨组织处于废用状态,现有骨量大大超出外力作用需要,合成和分泌特定信号指令,促使骨重建激活频率大幅度增加,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骨单位骨量平衡(B.BMU)为负,总骨

5、量减少12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外力作用在200~1000µ,骨组织处于适应状态,骨量大体满足外力作用需要,骨重建激活频率正常,应变过高处骨吸收量小于骨形成量,B.BMU为正;应变过低处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B.BMU为负,骨总量不变13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外力作用>1000µ,骨组织处于中度超负荷状态,信号指令激活骨塑建的板状骨成骨漂移机制,骨吸收量小于骨形成量,B.BMU为正,总骨量逐渐增加1

6、4骨生物力学调控系统(TheMechanostatofBoneBiomechanics)骨的极限强度一般为25000µ,即骨折所需外力作用强度成年人正常生活中,骨塑建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中,外力>1000µ,开始被激活,成骨漂移在应力过大的骨表面缓慢地增加板状骨;外力>3000µ,成骨漂移在应力过大的骨表面迅速增加交织骨15骨骼承受外力骨骼所受外力常用地面支撑力表示,最大外力始终与体重成正比外力单位定义为“体重的倍数”,以排除体重对骨强度分析的影响股骨颈强度表示股骨颈在骨折前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当最大外力以体重的倍数为单位时,股骨颈强

7、度被称为股骨颈抗骨折能力16影响骨应力的因素骨的负荷及骨应力主要来自肌肉的主动收缩而非体重影响肌力的因素包括肌肉的数量及质量、神经信号的强弱及关节运动功能的好坏分析骨应力降低的原因需定量测量肌肉数量、神经功能及关节障碍程度17骨应变与骨量0~100µ骨量减少100~1000µ骨量保持1000~3000µ骨量增加(塑性变形)3000~25000µ骨微损伤>25000µ骨折18骨应变与骨量骨骼废用:骨量丢失锻炼或肌肉用力收缩:增加骨量及骨强度较大的力:骨痛或骨损伤过大的力:骨折19最大应力极限强度屈服点强度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屈服点

8、应力-应变曲线20骨应变骨应变超过理论上骨塑建阈值(Modelingthresholdrange,MESm)时,骨塑建开始,骨组织有所增加,骨形态与微构筑(Microarchitecture)改变,骨强度和骨量增加后,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