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

ID:33413802

大小:1.8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2-25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_第1页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_第2页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_第3页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_第4页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公司治理文化因素地分析——兼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公司治理研究述评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一个交叉性学科的研究课题,涉及管理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因此,公司治理文化的研究必须在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进行。本章将对公司治理理论与研究方法、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理论以及企业文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节公司治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公司治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贝利与米恩斯(A.A.Berle&G.C.Means)在其著名的“治理”一词源于法律用语

2、,从法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公司治理包含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次。内部治理是一整套控制和管理公司运作以提升企业绩效的制度安排,通过公司内部产权制度安排来实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定义:狭义上指在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董事长与经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聘选、激励与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上指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公司发展战略以及一切与公司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外部治理指通过公司外部市场体系提供充分的公司经营信息和对公司及经营者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形成

3、一种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胜劣汰机制,以达到对公司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和的目的。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掀起了公司治理研究高潮,一直持续至今。公司治理也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前沿研究课题。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从研究方法上来分,公司治理理论可分为三个分支:(1)规范的公司治理理论;(2)实证的公司治理理论:(3)比较的公司治理理论。本节将分别予以综述。一、规范的公司治理理论规范公司治理理论是指,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其特点是倾向于建立正式的理论模型

4、,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研究问题。该分支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企业所有权的配置及其原因(2)。从研究的内容及其结论来区分,规范公司治理理论可分为以下六种:1、股东主权理论股东主权理论是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该理论力图证明“资本雇佣劳动”的真理性,并认为,公司股东或资本家独享剩余索取权是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根据理论发展的逻辑次序,我们对几种主要的股东主权理论加以概述(3)。(1)主观风险偏好差异学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奈特(Knight)。该学说假设资本家是风险中性者(risk—neutral),雇工是风险厌恶者(risk—averse

5、),并认为,企业劳资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契约关系,厌恶风险的雇工将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转嫁给资本家,同时,由于劳动市场的竞争性使得雇工把全部“风险佣金”(riskpremium)支付给资本家,自己领取一个“确定性等价”(thecertainequivalent),而资本家因承担了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成为剩余索取者,并成为管理权威来尽量控制风险。因此,股东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也就是唯一的剩余索取权的享有者。但这一学说将风险态度作为所有权配置的根源,过于极端,逐步被放弃。(2)团队生产理论。该理论最早由阿尔钦(Alchain

6、)与德母赛茨(DemsetZ)首先提出。其后,许多学者建立了理论模型对该理论进行诠释,张维迎(1995)的“企业的企业家一契约模型”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团队生产理论对当今的公司治理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该理论认为,管理者和工人对团队生产的重要性不同,他们之间存在技术优劣态势的不对称性,这导致“监督权与剩余索取权应该配置给经营管理者”,或者说“监督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分布是最优的权利安排”,从而实现了资本雇佣劳动的股东主权。但是,该理论忽视了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质,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所有权关系。(3)委托——代理理论。在现

7、代市场经济中,公司股东与经理、小股东与大股东、债权人与股东等相互之间都表现为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分析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所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解释委托者(如股东)通过设计一项有激励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代理入(如经理),解决代理问题以及使代理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它的几乎所有结论都来源于正式模型。对该理论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有威尔森(Wilson1979),Spence与Zeckhauser(1973).罗斯(Ross1973)、米尔利(Mirrlees,1974,1976).霍母斯特姆(Holmstrom,1979

8、)以及格罗丝曼(Grossman)与哈特(Hart1983)等。可以说,委托——代理理论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运用该理论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文献非常多。(4)不完全契约理论。该理论是由格罗丝曼(Grossman)、哈特(Hart)以及摩尔(Moore)等人沿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