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ID:33393000

大小:7.73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9-02-25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_第1页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_第2页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_第3页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_第4页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姓名:郑鹏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指导教师:李崇光201206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中文摘要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不仅关系到亿万分散农户的基本利益和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为数众多的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从业者的基本福利。农产品流通连接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性使其在加强食品安全控制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流通模式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课题和关键环节。我国存在亿万分散的农户直接参与农业生产

2、和流通的现实,使得从农户视角研究和探索农产品流通的模式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以及肉禽蛋类农产品流通体制变革的历程,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以及未来方向做了系统论述。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出发,本研究对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进而利用统计调查数据采用合适的计量模型从交易费用和农户福利两个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和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还特别对“农超对接”这一以合作社为

3、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盈余分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1.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和未来方向分析。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以及肉禽蛋类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的历程:粮棉等大宗农产品大致经历了自由购销体制阶段、统购统销阶段、“双轨制”阶段、市场化的尝试阶段以及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进程等几个阶段: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则经历了短暂的自由购销体制阶段、以国营商业企业经营为主的计划流通阶段、产销

4、“大管小活”阶段、市场化尝试阶段以及自由市场流通等几个阶段;肉禽蛋类农产品则大致经历了自由购销为主的流通阶段、政府“派购”和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交易并存阶段、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阶段以及自由购销等几个阶段。本研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以及未来方向做了系统论述,重点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当前市场化的农产品流通以及未来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2.基于农户视角,本研究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和类型作了系统论述,并从交易费用和农户福利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1)基

5、中文摘要于Multinomial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的影响和对农户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①就交易成本的节约角度看,农户以“抱团"形式集体进入市场更有利于保障和提升农户的利益。不同的流通模式中的交易成本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总体来说,发生的交易费用由低到高依次为合作社、农技协、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经纪人和单个农户。②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仅农户特征的不同方面对流通模式的影响不同,而且农户特征对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③交易成本是影

6、响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和运输成本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2)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比较研究了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的福利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所考察的六类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总体福利水平处在三个显著不同的水平上:“农户+市场”和“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的交易方式中的农户福利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农户+批发商+市场"和“农户+经纪人+市场”的交易方式中的农户福利水平处于模糊的福利状态;而“农户+

7、合作社+市场”和“农户+农技协+市场”的交易方式中的农户福利水平处在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上。3.本研究还特别对“农超对接”这一特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合作社对农户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①合作社在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其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自身素质不高和能力不足以及部分管理部门对当前合作社的运行和管理情况监管薄弱是造成当前“农超对接”中合作社对农户利益返还不足的主要原因。②部分合作社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导致了合作社普遍存在盈余分配不公开、不透明,盈余返还比例偏低,农民通过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以改善收入状况

8、的效应十分有限。③合作社与合作社中企事业单位社员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模糊不清,合作社中的企业社员控制合作社的情况比较突出。④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盈余返还机制和力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纯粹农民自发联合型合作社表现最好,其次为围绕个体经营户(大户)发育而成的合作社、围绕经纪人发育而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