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之王的微笑》

《钢琴之王的微笑》

ID:33392658

大小: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钢琴之王的微笑》_第1页
《钢琴之王的微笑》_第2页
《钢琴之王的微笑》_第3页
《钢琴之王的微笑》_第4页
《钢琴之王的微笑》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琴之王的微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教学基本信息课题10“钢琴之王的微笑”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学科语文学段:高段年级六年级相关领域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双怀柔三小69623762实施者王双怀柔三小69623762指导者魏金玲怀柔三小69623762课件制作者王双怀柔三小69623762其他参与者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

2、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重视朗读,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字,畅谈感受,理解课文的主题。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钢琴之王”的微笑》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一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记叙文。课文很有特色,紧紧围绕“微笑”这一主线展开。文中李斯特三次微笑发生的地点、时间

3、、情景有所不同,因而对姑娘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对读者的震撼也不一样。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学生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课文的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能够了解文章内容,能够从课文中提取简单的直接或间接信息。但是对于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感情及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学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电脑课件技术准备:ppt6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能

4、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的意思。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知道李斯特是个怎样的人。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问题框架(可选项)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设置悬念,走进文本自主学习,感悟哲理读写结合,情感升华回顾整理,体会写法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设置悬念,走进文本1.出示词语:娴熟炉火纯青如诗如画如痴如醉脸红羞愧感动感激2.回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把这词语分成两类表现李斯特的技艺高超表现小姑娘心理变化在这样出色的钢琴大师面前,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心理变化?(就是音乐大师的

5、微笑,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就在这一读一分中,梳理了文章思路,也为阅读概括作好了铺垫,更由这两组词语,引出了学生更深刻的思考。为学生设置悬念,以疑促思。3、是的,这就是钢琴大师的微笑!当他初次见到冒充自己学生的小姑娘时,他亲切的微笑着。当他为小姑娘演奏完乐曲时,他善良的微笑着。当他与小姑娘同台演出成功时,他真诚的微笑着。那么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微笑,又有什么不同的内涵呢?让我们近距离的去感受他的魅力吧!二、自主学习,感悟哲理(一)学习目标:1、能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

6、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的意思。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知道李斯特是个怎样的人。6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二)精读课文,自主探究相信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对这位钢琴之王有新的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任务一1、“钢琴之王”为什么要在不同情况下微笑?默读课文,思考:“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小姑娘有哪些表现?画出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是个什么样的人?2、小组进行

7、讨论交流填写汇报单。次数姑娘表现李斯特品质第一次微笑第二次微笑第三次微笑【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把自己提取的信息与组员进行交流、讨论,并归纳,形成本组的学习成果。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在合作过程中更加深刻地去理解课文,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旨所在。在这个两个期间,我作为理解学生的辅导者、阅读的引领者: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时进行巡视,针对孩子不同的阅读情况和水平,加以适度的个别指导和点拨。3、组间交流集体交流重点理解李斯特的“三次微笑”⑴第一次微笑:和蔼可亲第4自然段出示“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

8、听说我的一位学生呢个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您了。”(亲自调查,没发脾气——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①当李斯特知道这个姑娘冒充自己的学生在这里举办钢琴演奏会时,为什么没有发脾气,反而微笑?②姑娘表现和感受:脸红,羞愧,泪水夺眶而出。想象当时的情景,李斯特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让我们记住他的微笑,他的话语吧。(读句子)⑵第二次微笑:为人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